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尹科萍

字数:1471 2023-03-26 版名:教育理论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而音乐则是学生学习的科目之一,该学科属于人文艺术学科,该学科在建立核心素养方面要结合知识、审美教育,着重培养当代小学生人文艺术与审美情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解音乐教学导向,试着推动学科教学改革,健全课程教学机制。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小学音乐教学并非某一方单独进行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体验,共同发掘与创造音乐之美。在开展音乐教学的环节中,任课教师应积极打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发挥引导作用,通过积极的情绪感染班级学生,通过风趣的表达、激励的眼神、温柔的微笑鼓励班级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比如教学花城版三年级《春天来了》时,为帮助学生体会到春日之美,在音乐课上课前,可以安排小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个季节,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之美。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来进行导入:“大家都知道春天是多姿多彩的,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那春天究竟美在何处?同学们找到春天了吗?”学生们就会积极发言,回忆自己看到的春天美景,并给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寻找到的春天。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给班级学生展示春日之景,同时让学生有感情地跟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把内心的春日之情渗透到歌曲学习中,继而在美的情境与体会中学习音乐,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开展活动创造时机
  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天生活泼,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相当强的模仿能力,擅长使用形体动作对音乐进行相应的表达。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形体动作表达的机会,经过演唱、听音乐等各种途径,积极调动起学生的眼睛、手、嘴巴、耳朵等各种器官参加,促使音乐学习和舞蹈、绘画、戏剧等各种活动相融合,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有趣,使小学生于游戏中学习,让其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美、创造美。比如,教学花城版五年级《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提问学生,通过何种方式可以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出对祖国的歌颂与热爱?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找到相应的方法。教师让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一组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还可以让两个小组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通过歌唱和面部及肢体动作的结合,激励学生转变演唱形式,让学生不断进行创新,提高学习音乐的热情。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按照音乐情绪,创编音乐节奏当作活动伴奏。在创作中,激发求知欲望,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其本身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沿用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通常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与提高音乐核心素养,需要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创新学科教学方法与模式,以此集中学生视线和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主动学习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有很多学校都使用了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音乐教师也要认识到多媒体对教学的正面影响,从而主动学习多媒体操作步骤和技能,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科学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乐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制作教案的过程中,确定音乐课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视频和动画等各种素材,使学生在享受到听觉盛宴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到良好的视觉享受,以此为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
  综上可知,在小学阶段通过音乐教学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很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故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持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巴县泾洋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