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第三课堂”助力多元育人

□杨晓婷

字数:1617 2023-03-26 版名: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随着陕西省“三个课堂”课改行动的不断深化,各学校在扎实开展校内“第一、第二课堂”的同时,积极拓宽校外“第三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也为不同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培育提供了载体。笔者所在的西安外国语学校大力开展“行走的第三课堂”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赴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开展相关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行走中”观察社会,体悟吸收政治、历史、地理相关学科知识,情景融合,多元育人,助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提升公共参与意识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奉献。中国近百年的奋斗史,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无数中国人民经历艰辛奋斗拼搏来的。如果不带领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仅凭借说教,学生是很难信服的。通过志愿者服务,赋予学生一定的职业角色,经过一番社会体验,深刻抽象的道理和价值观要求变得顺理成章、可信可行。
  地铁站是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一扇窗,每年组织学生到地铁站进行志愿服务,体验地铁工作者的职业特征,让学生打开了认识社会、服务他人的新天地。虽然半天的“红袖标”生活比较单调,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引导乘客按规定上下车、帮扶乘客顺利完成安检、解答少数乘客的个性化问题,但学生却在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中,收获了帮助他人、传递爱心的满足感,履行了职责,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社会的大舞台,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应急救援、爱心服务等,不同领域都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返回学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积极性陡增。学生在参加完志愿服务后,集体责任意识、爱心奉献意识、公共参与意识都得到提升。从学校有序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到学生在抗击疫情中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小区、街道办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已经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触摸历史中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愿望的抓手,也是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手段。我校践行“活动即课程”理念,为推进我校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历史博物馆、走上城墙,触摸历史,了解乡土人情、传统文化。在博物馆,同学们看到了一些实用价值很高的青铜器和精美独特的瓷器;在城墙上,同学们小心翼翼触摸城墙上的青砖,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吃苦耐劳,不禁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出阵阵感叹。各种参观交流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对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有了初步认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养家国情怀。
  在穿越秦岭中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组定期开展野外生存实践课程,用双脚践行地理真知。组织学生徒步穿越秦岭高山草甸。在途中,任课教师应景随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会结合河流的水文特征,让大家仔细观察河道中沉积石块的大小以及磨圆度,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因;在爬山途中,地理老师会对途中涉及的地理知识进行现场教学,向学生讲述秦岭形成源于地质时期的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在沿着山脊线前行的过程中,老师们让学生观察山峰、山谷、山脊和鞍部等山体地形。大量抽象、深奥的地理原理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变得简单易懂,激发了学生亲近自然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课堂”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生活,在实践中看、思、悟、学,习得了必备知识,提升了关键能力,涵养了学科素养,达到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要善用“第三课堂”,助力多元育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