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

——《在静心阅读写作中成长》序

字数:1879 2023-03-22 版名:悦读
  □李仁甫
  我和浩平兄是“可以合并的同类项”,皆起于草根,皆有乡村工作经历,后来都漂泊到一座城市。当然,他比我履历更复杂,还有从初中到高中的特殊轨迹。
  越是艰难的路,越是容易被寒风吹彻。然而,正如最近莫言在致年轻朋友的一封信中所说的,人应当“不被大风吹倒”。是的,浩平兄从“大风”中一路走过来了,况且他还有一个同样教书的兄长在向他投射光芒,照着他脚下坎坷的路。
  他人的鞭策或鼓励毕竟只是外因,生命之路上最大功率的光源往往来自一个人的自身。人不自己发光,人自己不成为“发光体”,任何一条路都不会越走越光明。纵观浩平兄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们会发现他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发光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浩平兄总是处于蓄电状态,而且电量越蓄越多,终于带来属于他自己的高光时刻:成为陕西省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成为特级教师,成为陕西省教学名师,成为陕西省教师培训骨干专家,成为正高级教师……
  蓄电状态,需要的是静悄悄,静得悄悄,悄悄地静。这便是浩平兄追求的一种生命境界吧?他倡导“静心语文”,莫非就与此有关?这本约30万字的著作,无论是实践篇中“静心阅读写作的故事”,还是理论篇中“静心阅读写作的成果”,它们无不体现“静心”这一核心理念。
  阅读需要静心。
  静心,才有机缘走进文本。他说:“身居城镇,街道虽小,居然还有一个小书摊,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他“在最初每月只有一百多元工资的情况下,毅然能坚持买书”,“为了教好教材,一学期下来竟然买了七本教辅书”,“订过《语文教学通讯》《作文成功之路》《外国文学》《文史知识》《中国古典文学》《中华读书报》《文学报》等报刊,花费近千元”。这不就是走进文本吗?静心,才能最终走进文本。读文化经典,他“采用的大多是边抄写边理解和理解后再抄写的方法”,于是在这种类似于“裸读”的方式中洞见文本的堂奥。
  写作需要静心。
  他“写了不少像文学的东西,尤其是大量的所谓的诗”,这样他断断续续写完五六个工作笔记本。他说“一个教师善于写最占便宜”,而他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范例。身边很多同行羡慕他发表那么多有价值的文章,其实真正应该羡慕他写作时的“静心”。
  阅读和写作是整个语文教育的两块奠基石。在这两块奠基石上构筑的语文课堂,一定是精彩的,高效的。他的读写心境犹如磁场,使一届届学子自觉自愿地跳进来,并且共同做大了这样的磁场。于是,他的学生王晓瑞发表了《我爱我的日记本》,蔡亚宁发表了《拾元钱》,王桂滋发表了《在家里发生的一件事》,杨晓美发表了《夏天与裙子》……
  静心,让浩平兄潜心于教育教学,走出自我,超越自我,让他的教育教学之路走得更远。他说:“在乡村工作,晚上就只有我们几个远处的老师了,所以晚上最适合读书写作。可惜刚刚工作,满足于混日子,读的书有限,写的东西也可怜。唯一欣慰的是,自己还在坚持读书写作,这成了我以后弥足珍贵的习惯和财富。”
  这不禁让我想到朱光潜先生。朱先生也是一位“静心者”,静心读写也正是他一生中的“习惯和财富”。朱先生还专门写过一篇《谈静》的趣文,他说:“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是啊,“静心”在我们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奢侈。物质的诱惑,信息的迷幻,别处的吸引,他者的表演,无时无刻不在转移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存在于书斋的场景里却只是盯着掌上的电子产品,而身边的文卷和手边的笔墨常常被弃置一旁。对于很多教师来说,经典的阅读和神圣的写作确实早已成为陌生的姿态——只是偶尔会出现在形式主义的摆拍中。有人质问:为什么如今中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如此之差?其实,更应该质问:为什么现在的语文教师读写习惯如此之差?没有语文教师的静心阅读和静心写作,哪有学生的高效阅读和高效写作!
  常常有人问我,如何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和高效写作?浩平兄的这本书就作了最好的回答:真正的指导,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源头活水——通过静心阅读和静心写作,积聚智慧,生成屠龙之计。胸中有丘壑,永远是语文教师教好学生的重要前提。
  这本承载浩平兄三十多年读写成果和“静心”主张的著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他一直“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维特根斯坦之语),所从事的研究带有“故事性”“叙事性”。这是“回到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研究。这样的研究最具说服力,最能使广大一线教师“看得懂”“学得进”——有作序之便,能先睹为快,其荣幸莫大焉。
  古人读书,往往“想见其为人”。如果让我想见浩平兄之“为人”,那么我只想说四个字——
  静水流深。
  (李仁甫,国家级教学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摘自《在静心阅读写作中成长》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