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有思研而有行
——新教材、新课标实践中的困惑和思考
字数:1986
2023-03-19
版名:知行
□申美琳 叶玉荣
陕西省2022年秋季学期起高全面实施新教一材,从暑期培训到课堂实践已半年有余。半年来,有暑期教材培训后的喜悦,有专家讲教学设计案例时跃跃欲试的冲动,有第次登台讲课时的自信,有推门听课时的忐忑,更有时常牵挂学生是否能达到心中期盼的担心,探索之路上五味杂陈。下面就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思考与同行分享。
困惑一,对如何把握教材内容和理念不太理解
新教材的“度”如何把握,值得我们深思。每个教师对新教材认知和理解不同,选择的教学情境、策略、方法也有所不同。一年来我们深有感触,教学中不断遇到困惑和问题,在焦虑和迷茫中度过。还好,我们化学组在研读新教材时,反复对比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以及新教材的框架结构,通过说课相互分享和专家点评,我们慢慢理解了新教材编写的意图。如新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每章首页先提出本章的知识内容,随后段落阐述本章融入的大概念,即学科知识背后所体现的理念、规律等。接下来是问题,也是逻辑线索,是整个章节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灵魂。有了教材分析的提醒,在把握教材的理念、教学的内容深浅程度之后,便有“纲”可依,依“材”施教,沿着教材编写脉络进行教学设计,就不会迷茫而是得心应手,也不会超越及偏离教材内容。
困惑二,对新教材的部分内容设置的不解和疑惑
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一些内容的变化,如教材正文部分没有出现“铝的化合物”和“硅及其化合物”有关知识的详细介绍。面对这样的安排,在实际教学时,我们对“铝和铝合金”教学内容把握到什么程度比较疑惑。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通读了两本必修教材,发现关于“氢氧化铝制备实验及所体现的两性”和“硅”相关物质的性质已分解到不同章节中,虽然它们之间有着学科间的逻辑关系,但分散后体现出不同的理念和模块主题,如“氢氧化铝制备及两性”放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以此论证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硅及其化合物性质”放在“化学第二册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唱响“非金属材料”的主题。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新课标要求,反复对比,我们茅塞顿开,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困惑三,面对考试内容的逐步变化,如何适应
期中考试后,有教师感叹考试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差别很大,考试题难度让教学难以适应,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新课改下考试内容在发生变化,评价也发生了变化。“无情境不测试”的理念转变了高考命题的格局,如果不重视“情境”和“应用”,学生对试题的阅读、理解和应用就相对困难了。因此,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其一选取合适的情境素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冰球实验”,可以用在“新课导入”环节,也可以作为作业素材,创新应用到高一必修“物质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等章节,高二选择性必修“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杂化轨道”等内容。其二充分利用好教材课后练习,这些习题和老教材相比是天壤之别。如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的习题“第5题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反应”,该题给出装置图,验证反应产物。利用时可以拆解装置变成连接题,也可迁移到定量测定一定质量生铁中的含碳量等。其三充分挖掘课本中传统文化、图片、数据、实验等素材,整体设计试题难度,合理搭建难度梯度。试题情境素材源于学生生活所见所闻及课堂所学,大部分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既有教材的例题和习题,也有体现教材“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学习过程的题目。其四搜集兄弟省市高一考试试卷,研究陕西命题方向,积累教学素材,建立自己的试题、素材库,设计作业、迁移应用时少走弯路,在减负增效中赢得先机。
困惑四,课堂教学中大量开展学生活动,会不会影响课堂进度
新课堂之所以新,关键在于对思维的理解上。对学生而言,知识是一粒待发育的“精神种子”,“种子”发育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对教师而言,知识不仅在于它的内容,亦在于它生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构建思维模型,让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在课堂生根开花结果。情境素材的引入,旨在引起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或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设计实验方案(或查找证据素材),预测实验现象,在相对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质疑和探究形成自身的思维逻辑;实验操作离不开观察、现象的记录,特别是出现异常现象,让学生“看到”微观粒子反应的力量;在教师配合下,寻找解释现象的路径,让学生“看到”微观粒子运动的力量,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可观、可思、可知、可用,让教师在理念上达到在讲中学、说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和思中学,便呈现出一堂精彩的课,让学生喜欢、有期盼。所以我们得出,实践体验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
课堂转型是新常态,解决问题是新思维。坚持价值观导向,为思维而教;营造和谐探究课堂,为问题而教;追求师生双赢成长,为未来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