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数学课 寓教于乐之

□王晓萍

字数:1513 2023-03-19 版名:教育理论
  “双减”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增效,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所以,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如何让学生享受学习、爱上数学?我在多年一线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快乐好玩的数学教学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给大家介绍:
  一、好玩的数学课之“好玩”
  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一般有四个阶段——难受、忍受、接受、享受,数学学习相较语文、科学等学科比较抽象枯燥,第一步先让孩子跨过难受和忍受,接受我的课堂教学,“玩”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利用学生爱玩的心理来吸引他们,例如,在学习倍数这节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猫托托买鱼记》的数学绘本,并邀请几位同学演绎这个故事,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完成发现规律→完善发现→验证规律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们不但不难受不排斥,反而乐在其中,对知识的掌握也更牢固。“玩”中“学”,“学”中“玩”,劳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二、好玩的数学课之“爱玩”
  接受后的下一步就是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一段时间的“好玩”数学课让学生们慢慢变得“爱玩”数学课,这就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刻。比如:在学习认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拉一拉,亲自感受它的不稳定性,有了自己的经验,学习不再是负担,进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如:用长短不同的几根线段材料做成不同的三角形,会出现几种情况?可分两种情况,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如果可以搭成三角形的又能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呢?搭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动手、动脑、动眼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课堂反应来看,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爱玩”数学,享受数学。
   三、好玩的数学课之“玩”中“学”
  “玩”是手段,“学”才是目的,不管是做游戏还是情景演绎,都是为了让每个参与者受益,以此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设置驱动问题,比如,在上《统计》课时,为了了解班上的同学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让学生互相询问、走访,对水果的香味、口感等特点进行统计,通过调查,拿到一组真实数据,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友谊。这种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使得数学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学习分类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需要,得到了许多分类方法:按组分、按大小分、多劳多得分、按性别分等。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畅所欲言,谈到了家里、学校、超市、菜场等。这里都用到了“分类”知识,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真正达到“玩”中“学”的目的。
  四、好玩的数学课之家校结合一起玩
  家长参与学习,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好学”情结。许多家长把孩子爱玩看成是一种“错误”。假如有一点空闲,家长还要见缝插针,让学习来代替玩,这是不可取的态度,也是不正确的。“玩”中也可以学到知识。如五年级数学《公顷、平方千米》这一课,我们就可以设计将测量渗透到生活实际中,去邀请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参与进来,量一量1公顷有多大,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学生兴趣很高,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体现在生活中,学生们慢慢觉得:学数学是有用的!
  总之,教师巧妙设置驱动问题,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同课异构,大量组织切实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求知中来,实现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好玩”“爱玩”都是手段,形成好学品质才是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