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杨 莉

字数:1922 2023-03-19 版名:理论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国家政策、培养社会意识和科学精神,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相比于城市教育来说,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较为薄弱。为此,陕西省商洛市、县教研室从2020年9月至今,重点对农村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研究,了解贫困地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与建议。
  ◆贫困地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贫困地区专职思政课师资缺额较大,不少学校将思政课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代。以某地区为例:从思政课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看,研究生学历22人,占1.39%,本科学历1278人,占80.7%,大专学历282人,占17.8%,全市思政课教师正高、副高所占比例偏少。由于思政课教师队伍长期数量短缺,兼任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全市思政课师资配备、专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历史欠账较大。
  课堂教学质量不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教材使用不够灵活。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是照本宣科,机械地按教材内容及活动安排实施。有的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本应是巩固类的活动,当成探究类的活动来组织,教学缺乏科学性。二是课程标准意识不强。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还没有为教师订购课程标准,有的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时,更多关注的是“内容标准”部分,对于本学科的性质、目标、教学方法的要求等,很少去深入学习研读。三是课程价值挖掘不深。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未注重结合学生实际研究教材教法,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思政课存在应付考试、就课本教知识现象,思想教育性不强,和国家大事、时事联系不紧密。
  学科教研力量薄弱。县区教研室思政课教研员配备达不到要求,研究与指导作用发挥不够。除规模较大学校外,部分学校没有专设思政课教研室(组),思政课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以某地区为例:全市思政课教师有省级教学能手10人(高中5人、初中3人、小学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高中2人、初中1人),这个数据明显低于西安、宝鸡、咸阳等经济、教育较发达地区,在联片教研、示范引领等方面力量薄弱。
  ◆应对策略与建议
  提升引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首先,要保证基本的思政课教师人员配置数量。义务教育阶段可尝试建立专职为主、兼职补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注重组建核心团队,通过听评课、教学反思、合作交流、成果共享,培养和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和育人能力。探索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导师制,通过“以老带新、以专辅兼”的方法,利用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深厚教师的学术和教学资源优势,坚持传帮带,培养一批具有坚定信仰、有扎实学识基础的师资力量,以适应思政课建设的需要。
  实现“三个结合”,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
  一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要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文化人、以文砺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实现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要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和社会调查等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打造“身边的思政课”“行走中的思政课”,引导学生在实地体验和亲身经历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力量,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三是实现思政课线上实践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学校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把握好时、度、效,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让党的声音植根
  多方联动,重视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创新
  创新机制和方式,市县区思政课教研员和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联手,通过一体化思政课程的衔接、一体化的教学研究、一体化的专题研讨、一体化的教师研修,带动整体工作。要按照相关规定配齐配强思政课教研员,认真研究学校加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效能。及时总结推广学校和教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交流研讨,提升思政课教学整体水平。将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作为重要选题,纳入全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并支持思政课教师、班主任申报国家、省、市重点课题项目,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新成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充分认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将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纳入学校课程优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体系,将思政课程与学科德育相结合,发挥各学科协同育人的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涵,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科教学和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