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传神赞振兴

——读《乡村振兴到我家》有感 □张吉萍

字数:2351 2023-03-15 版名:悦读

  “可爱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啊,我们要高声地把你礼赞,感谢你们一路引领,五星村的未来必会更加辉煌灿烂!”这首铿锵有力的《乡村振兴礼赞》,把振兴中的五星村第四届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推向了高潮,也给五星村振兴的故事画上了一个惊艳的感叹号。
  《乡村振兴到我家》是著名作家曹景常创作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2022年11月出版)。小说以五星村为故事发生地,以“乡村振兴”为宏观背景,重点写了在驻村队长刘长发的带领下,以张晓乐为首的“五星儿童团”在乡村振兴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长为“五星雏鹰小队”推动五星村振兴的故事。小说以几个孩子的思想、行动为主线,以刘队长的政策助力为暗线,巧妙地将“乡村振兴”这个宏观的话题与普通孩子的成长联系起来,歌颂了人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作家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乡村振兴”一词,在2021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热词榜位居第三位,入选2021年度品牌十大热词,2022年两会调查关注度位居第八位。可见,乡村的发展已经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极具时代感,故事由“双减”政策的落实,孩子们的作业量大大减少为开端,为后文孩子们成立“五星儿童团”有充分的时间去“侦查”作了铺垫。“晓乐,不论做什么事情,最好考虑成熟了再去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你们现在这样做事的热情很高,大体方向也有,但具体应该做些什么还没想好。”在刘队长语重心长的引导下,几个孩子热情高涨,分工明确,身先士卒,每个人都以做一周“团长”、佩戴刘队长给的“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为荣。这看似一枚小小的徽章,实际上却暗含着一种精神的传承。“他知道再美的梦,不付诸行动,永远都是梦,都是幻想;只有脚踏实地地干起来,梦想才可能变为现实。”高尔基曾说:“儿童固有的天性是追求光辉的不平凡的事物。”这种天性和追求,加快了他们以实际行动振兴五星村的脚步。“亲子阅读”“最美书香家庭”“抗疫”“直播带货”“五星水库”抓环保等事件的穿插,恰到好处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代入感极强。
  小说以诗性的语言、韵律和意境,深深地触动着孩子的心灵,培养了孩子们对母语的情感。人们常说,儿童在成长中一方面会受到儿童文学作品的滋养熏陶,一方面也以他们的童言童语来创造文学。张晓乐他们就是在生活的触动下,一起编写童谣《乡村路灯》的。“小路灯真叫忙”“忙着吸取太阳能”“盏盏都像小银行,不存款,不储粮”“大把大把存阳光”……集思广益,发挥众长,一首童谣让孩子们的童真童趣跃然纸上。张晓乐因在西瓜上写诗的故事,获得了“西瓜小诗人”的雅号,这一情节更是把孩子的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冯爷爷的打油诗《珍惜粮食》和《学雷锋》等一些顺口溜、儿歌,不但吸引了村民和孩子的注意,而且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了“警示教育”。小说的语言富于变化,贴近儿童生活。如方言“走字儿”“蛤蟆吵滩”、口语“真带劲儿”、套用广告语“小手拉大手,乡村振兴路上一起走”、俗语“家有一老,犹有一宝”等词句运用和转换,把看似深奥、枯燥“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融入轻松愉悦的叙事中,便于小读者们理解和认知,并且还能自然地将文学和语文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润物无声。作品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充满想象力,符合儿童的阅读需求。小说的叙事语言和人物对话,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浓烈的乡土气息,为故事的结构和延展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感和代入感,近距离地书写了五星村振兴中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蓬勃向上的斗志和情怀。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文化振兴。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广大乡村物质上虽然富裕起来了,但精神上还有待“振兴”。小说中,驻村队长刘长发的儿子刘宇光利用假期来到五星村,充分发挥了城乡的纽带作用,五星村先后成立了“晚霞红舞蹈队”“五星桑榆合唱团”。从“但和城里的中老年群众相比,五星村的乡亲们对文化艺术的苛求和热情劲儿似乎还要强烈几分”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村民对精神文化的强烈渴求。五星村的变化,吸引了硕士生落户乡村,反哺乡村,让乡村的发展成了有源之水,长流不息。这也正应了驻村刘队长的话——“我最大的政绩应该是让老百姓满意”。是啊,“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像刘队长这样的乡村振兴工作者不知道还有多少呢,他们又会给新时代的农村带来多少惊喜啊?”在刘队长的带领下,五星村引进人才,科研助力乡村振兴;借助网络,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彩云乡教育联合体、崭新的教学楼、乡村少年宫,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雨后春笋般落户乡村。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为群众办实事的驻村干部刘队长的引领,更得益于干群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的为民,就是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古训,也是历代文人赋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从这部儿童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成长的轨迹,也能感受到作家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坚定自觉。小说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几个孩子勇敢、乐观、善良的儿童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刘队长的适时引领更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也有人强调:“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包含善意、勇气和力量,引导孩子认识现实、理解现实。”纵观整部小说,语言丰富,可读性强,是对新时代的献礼。作者在表达对乡村振兴的热爱亢奋之情的同时,又充满了蓬勃的精神力量。这部“乡村振兴”,既是对乡村振兴的礼赞,也是对国人责任与使命担当的礼赞,更是对中国少年以及未来之中华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