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王增运

字数:1911 2023-03-12 版名:知行
  新课标建议围绕议题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指出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是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思路的关键所在。可见,“议”思政教学已成为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十二年来,笔者及团队成员依托课题研究,通过摸索尝试、实践推进、检验提升、融合推广的循序渐进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推动了“议”思政教学这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深入发展。
  创生“议”思政教学的“一个核心四大方略”
  “议”思政教学的内涵及要素建构方略。“议”思政教学是有价值意义的活动型思政课程,是有逻辑的认知思辨和有意义建构的议学探究活动。“议”思政教学的核心在于“议”。“议”即有价值意义的商议、辩议活动。“议”学即在有价值意义的、有逻辑性的商议、辩议活动中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塑造素养,本质在于以“议”育人。“议”思政教学的六大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链。其建构方略为以主题为主导,议题为引领贯通,问题为驱动,情境为载体,活动为途径,任务为旨归。在课堂建构中,坚持一核引领,三线联动,四层递进。
  “议”思政教学的思维进阶方略。推动思维进阶是“议”思政教学的必然要求。思维进阶方略包括:通过生活情境激发思维兴趣;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思维路线;通过议题和问题引导思维深入发展;通过辨识难点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迁移拓展,发展创新思维;通过练习检测评价实效性。
  “议”思政教学的素养培育方略。建立素养课堂是“议”思政教学的至高追求。素养培育方略包括:夯实素养知识基础,选择简约化的主干知识建构认知路线,发挥学生树立主干知识的主体作用;构建素养形成的生活情境,尽量选择思辨性问题情境、两难性问题情境、劣构性问题情境、生成性问题情境;形成学科素养的基本规范,遵守素养规范要求;促进素养滋润心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履行素养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共参与中做到知行合一。
  “议”思政教学的立体评价方略。“议”思政教学的形式要求简约化,包括目标简明、内容简要、素材简练、环节简化、媒体简便、方法简单;效度要求议学化,议学过程可搜集整理、展示交流等,议学方式可商议辩论、预测抉择等,议学任务可理解、应用、迁移、创新;深度要求思维化,通过思维循序进阶提升能力;高度要求素养化,形成素养培育路径,真正建立素养课堂。
  厘定“议”思政教学的课堂基本架构模式
  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议”思政教学的课堂基本架构模式。议题引领模式是以总议题和系列子议题引领的具有鲜明议学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和程序,遵循学科逻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原则,体现学科本质观;情境主导模式就是以情境主题为引领,形成情境系列,围绕分解概念开展的议学活动,遵循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建构主义理论;活动贯通模式就是以活动任务引领的议学活动,遵循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则,既强调知识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性,又关注活动情境和活动过程的多样性,体现活动型课程的显著特征。随着实践的深入,三种基本模式得以拓展和延伸,出现许多融合模式。
  效果与反思
  “议”思政教学的开展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课程素材选择方面,近九成学生喜欢“议题式”教学下教师所选用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能说。
  课堂氛围方面,九成学生认为课堂自由讨论充分,这说明在教师引入议题、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在学生讨论议题、生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得以转变,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得以构建。学生的内在动力与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彰显了活动型课堂的探究体验。
  课堂评价方面,六成学生认为教师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三成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在学生对议题进行探讨后,借助“有统一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将求同取向与求异取向结合,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且评价内容为学生所认可。这就有利于活动型课堂效果的真正落实,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
  “议”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议”思政教学的研究方面,我们的团队工作一直走在省市乃至全国的前列。受到了更多同行的关注与借鉴,在更大范围带动了更多老师参与了“议”思政教学的研究。
  多年来,虽然团队在“议”思政教学研究方面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但“议”思政教学和课程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后期,我们将带动更多老师加入“议”思政教学和课程研究的队伍中,构建“议”思政教学、“议”思政学习、“议”思政课程、“议”思政教研、“议”思政教育的全程体系,让大思政课育人观结出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