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与意义

□马海姣

字数:1456 2023-03-12 版名:教育理论
  现如今,艺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加强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艺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相结合才能体现完整的教育。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再现中心,对小学生的文化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艺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案,并强调教师应利用校外资源,如使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公园等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
  一、博物馆与美术教育
  博物馆中的文物承载着无数历史文化,博物馆通过展览实物来产生主观的历史形象。在艺术课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将博物馆里的展览物作为引导学生体验美的内容,也可以邀请学生参观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独特的美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学生学习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民族之一。几千年的文物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更是中国人对美的理解的重要一部分。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逐渐降低,对精神感知的需求不断增高。故而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不再是“艺术大厅”。从一开始的免费开放到现如今火爆的旅游场所,博物馆和美术馆逐渐成为受欢迎的美育场所。以文物为载体的美育已成为将美育融入公共生活的一种流行方式。
  二、博物馆的美术课程设计
  有些学校在博物馆艺术计划中对艺术学科的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并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艺术实践课,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不够。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标准,小学艺术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努力使用生活中容易获得的各种工具、纸张或多媒体材料,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自由大胆地表达他们所看到、感知、感受和思考的事物,并对建模活动产生兴趣;在第二阶段,学生必须了解直线、形状、颜色和纹理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乐器的具体操作方法,感受各种媒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其塑造能力;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建模元素,采用三维描述和建模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兴趣,提高艺术设计和创作能力。博物馆艺术课程的设计应符合义务教育艺术的标准和立体目标理论。以中国陶器陶俑和四川博物馆为例,设计艺术课程,解读课程中的教学目标。艺术教育与义务教育中的数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艺术课程的发展较弱。大多数学校甚至无法保证国家课程中列出的艺术课程的数量。笔者在实际研究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落后、学习落后、教师专业水平低、教学结构不合理等。此外,艺术教育特色与国家艺术计划的教学内容和文化定位不相适应也是一个重大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文化特色明显,民族教材以地方文化内容为主,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资源难以进入课堂。因此,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学校,非物质资源与当地教材的整合都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探索性的教育实验不仅对保护非物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将新的艺术课程资源融入当地小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考
  课程要求多感官训练。博物馆教育要以文物为中心,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感官,提高参观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物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案草案都应构成一种共同的社会力量。
  从古至今,我国人民对美育的重视程度都足以影响社会的进程,因此我国博物馆在教育中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是学生艺术以及历史学习的启蒙馆。所以应利用博物馆自身优势,加强学生从建筑、观赏和收藏角度对美学的理解。随着感官理解的加深,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历史和文化的探索,欣赏和创造美。
  (作者单位:西安市雁塔区曲江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