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要直抵学生的生活

□卢 莉

字数:1729 2023-03-05 版名:知行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强调“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可见,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命线。教师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努力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统一,从生活中提炼相关知识,将生活融于知识之中,创新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深刻的道德体验,实现个人道德的自主成长。

  拓展生活知识让课堂“活”起来
  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是一本包罗万象的“活教材”。精选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中的优质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点评时事,再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探究、分析和评价,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根植爱国情怀,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认同。在学习《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的时候,学生对“国家”“公民”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我适时引入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顺利回到祖国的新闻资料,教育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一个公民意味着是社会的一分子,仅有荣誉感是不够的,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了深入引导学生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我将“薇娅事件”引入课堂。围绕“该不该重罚”,我将学生分成AB两组进行辩论,学生唇枪舌剑、各抒己见。在一片惊叹声中,我组织学生学习《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法律亮剑既不会“微”也不会“哑”!》,《环球时报》评论文章《希望薇娅被罚能带动网红自查自纠补税潮》,让学生在潜意识里进一步增强了公民角色的价值认同。
   设置生活情境让教学“真”起来
  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空洞的说教显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模拟角色可以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在学习《人大代表为人民》时,适逢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关注了解选举全过程,学习了解选票的内容、发放填写、统计方法、选举规律等,并将流程用之于班干部选举。我还专门对选举主持人、唱票员、监票员、计票员提前进行了统一培训。学生通过竞选演讲,既增强了自信,又展现了自己的特长,真正感受到民主,培养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
  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所有教学情境的设置最终必须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积累真实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以真情实感,并融情于理,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真实的生活经验。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才能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感染力。
  在《善待自然万物》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课前对濒危或已灭绝物种的现状进行调查,同时对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进行合作探究。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学生们发现,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乱砍滥伐、栖息地破坏等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而人类活动是导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在小组分享学习成果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提到,关注地球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不应仅仅是一句响亮好听的口号,更应化作我们每个人自发的、实在的行动,因为善待自然万物,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在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性之后,我又引入2017年3月16日《南方日报》刊登的《深圳受困惠州搁浅,抹香鲸的最后79小时》一文,让学生们了解各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对鲸鱼造成影响,海洋垃圾也是海洋动物的主要威胁。课后,我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西湾公园、西乡河等区域进行调查,观察水资源保护和近海鸟类和植物的生长情况。从学生的观察日记和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学生的环保意识正在加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热情日益高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更能将教学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近年来,随着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在课后开展探究活动也越来越方便。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垃圾分类、创文、骑电动车戴头盔、禁毒宣传等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思考。
  当道德与法治课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