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岗交流需要 在制度设计上细化完善

□张学炬付连泰

字数:954 2023-03-01 版名:声音
  随着“名校+”、集团化办学等新型办学模式的推行,教师交流不断升级并扩大范围,区级、市级、跨区域交流并存。目前“教师轮岗制”在全国多地早已经有落实的案例,但这种交流大多都是形式大于内容,要想发挥出实际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在制度设计上细化再细化。
  要明确职责定位。轮岗不只是换个岗位、换个工作环境,镀镀金到此一游,然后打道回府。参与轮岗教师得有明确的责任。各地的主管部门要让他们知道该干什么、必须干什么,否则是要问责的。如从名校到薄弱校,除了把学校分给的教育教学任务不打折扣地应完尽完外,还应把名校的办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教研方法等带到薄弱校,使其在各个方面能有一个大的提升,或者有某些改变。对于薄弱学校的教师交流到名校后,不能只顾课堂,还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名校名在哪里,有什么发展的经验,带着任务去,带着思想方法来,否则就是未完成任务。参与轮岗的教师,如果没有一点压力,又怎会产生动力?对此,派遣学校要与相关教师签订责任状,让压力实质化。
  要明确待遇保障。轮岗教师不是去旅游,而是带着任务去,因此,不能只是一派了之,而是要提供必要的待遇保障。如对于轮岗的老师,除了做好衣食住行等必要的保障外,还应对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使其有一种深刻的获得感,才能调动轮岗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要确保公平公正。作为一种教育上的大政方针,各学校在轮岗名额的敲定上必须慎之又慎,实之又实。哪些老师参与轮岗不能由学校决定,而是要出台一项严格的轮岗制度,并通过教职工大会通过,然后依法依规进行,确保机会均等,阳光透明。当然,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出台具体性的指导性意见和措施,使基层学校能够有所遵循。
  要明确校方责任。被派遣参与轮岗的教师,不是一走了之,在他们参与轮岗期间,原学校不能对轮岗教师不闻不问,而是要时时与轮岗教师做好交流互动,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如果情况特殊,可以提前召回,另行派遣。对此,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为教师轮岗提供制度方面的“压舱石”。
  总之,教师轮岗交流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策略,是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一招,因此,必须做好科学的顶层设计,才能行稳致远,否则不但对教育的发展助益不大,反而增加教师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