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而不厌“行”而不倦

□刘 波

字数:2049 2023-03-01 版名:成长
  2022年秋季学期,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名师引航”工程再次启航。有幸被汉台区教研室再次“点课”,我又兴奋又惶恐。当我和同事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同事们调侃我:“你是城墙上的麻雀——吓大了胆的”。我不否认,“吓大了胆的”是我这个“草根小学语文男老师”的真实写照。
  蓦然回首,那些上公开课、参加赛教的经历一幕幕浮现,“磨”课N遍也不厌倦,只为了能清晰地听到课堂上学生们生命拔节的声音。
  接到本次上课任务,我思虑了很久,选哪一课、如何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在单篇教学中设计学习任务群、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
  这些问题一直在脑海中氤氲迂回,最终,我选定了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认真对本单元文本内容、单元主题、语文要素、交流平台、习作要求进行了前后通连,拿出了本课第一课时的第一稿。学习目标如下: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第一次磨课,通过反思,我发现,学生一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体会四季之美,虽然读得声情并茂,但我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没有看到如期的快意和愉悦,他们更多的是在感受着老师的沉醉,幸福着老师的幸福,迎合着老师的设计。课罢,掩面沉思,我们的语文课到底为谁而设计、为谁而教、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到底有多少?“牵引过度”,势必会“骨质疏松”,教学亦如此。
  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也证实了这一点。学生们说,老师,你教得很好。这一番话,醍醐灌顶般让我再次铭记——教得好不如学得好。
  随后,立马修改,拿出了第二稿,学习目标如下:
  1.从文章的选材和布局的梳理中感受作者表达角度的独特。
  2.反复朗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如何表达景物的动态美,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或一段话。
  这一次课后,在研讨环节,听课老师对“关注独特表达,学习课文写法”的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对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的设计很感兴趣,这节课对新课标倡导的“学习任务群”的落实有所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练笔活动也落实了语文课程“语言运用”的实践要求。但是背诵课文落得不实,没有交给学生背诵方法,以文为本体现语文课程课内外衔接方面没有涉及,问题比较突出。
  为“课”消得人憔悴,再“磨”新知终可得。再次复盘,再次走进文本,再次漫溯课标,再次回味细节,再次聚焦目标,再次否定从前。我深深思考着: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样的内容是怎样写出来的、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最能体现这篇文章特色的重要语段是什么、学生读得懂和读不懂的是什么、文本提供的教学资源有哪些?
  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叩问。
  文章要深深地读,语文要浅浅地学。
  每一次领悟都有新感觉。作为“引航工程”的示范课执教者,我一点都不敢怠慢,你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你,你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在期待着你。
  于是乎,再次调整学习目标:
  1.从文章的选材和布局的梳理中感受作者表达角度的独特。
  2.反复朗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景物的动态美,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4.以文为本,打开整本书阅读大门。
  这一次试教,全然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定,以三个学习任务群来设计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语言文字学习的过程,听着他们分享自己的小练笔,看到他们眼里绽放的光芒,当我拿出《枕草子》这本书,并介绍这本书的不同翻译版本语言特点时,有几个学生已经欢呼雀跃了,我知道这节课,他们真的收获了、成长了。
  三进三出,我对课堂更加敬畏。也更让我明白:先改造我们自己,再改造我们的课堂。
  到北大街小学上课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却畏难起来。北大街小学近几年语文学科培养的省市级能手实力强劲,到那里去上课,其实是很有压力的。
  一堂好的示范课,除了扎实,还要灵动,更要贴近学生生活。还要能给老师们带来启发。又该怎么改进呢?
  突然,一天上班,抬头望向东方,天边一片微亮,不一会儿就白里透红,渐渐地越来越红,我赶忙拿出手机将这偶得留存。不曾想,再次读到《四季之美》中“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的时候,灵光乍现,我何不将这一动态的描写具象化,让学生们感受这细微的变化呢?于是,对自己拍摄的视频进行了慢放设置。嘿!还真有点那种感觉,我们不知道作者在1000多年前见到的黎明是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从文字中读出的画面不就是这偶然的一得吗?
  生活处处皆语文。真理也!
  于是,在第四稿中我加入了视频阅读和文字阅读的勾连想象,北大街小学学生的美学细胞在课堂上恣意生长。
  同时,在整本书《枕草子》阅读推荐时,我让学生们把小练笔的内容写在提前发给他们的书签上,最后把书送给了这个班的班长。
  那一刻,我的心是暖暖的。教和学互相成长,互相成就。那一课,我知道,我们用语文的方式抵达了生活。
  “磨”不厌,“行”不倦。守住语文的根,站定课堂的场,一辈子做语文老师,一辈子学做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