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碗

□曾利华

字数:1527 2023-02-22 版名:文苑
  鸽子岭的三三是镇中学为数不多的绩优生,因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每至开学,三三就为学费发愁。
  后来,三三遇到了从城里下乡支教的语文老师张奇,学费才有了着落。
  每个学期开学,张奇便找到学校总务处主任,写下一张字据,为三三担保学费。到了期末快放假时,三三母亲才把用农产品换来的零钱,一张一张叠得整整齐齐交到张奇手中。
  初三毕业那年,三三背着书包往学校赶,一不留神,一个趔趄就从鸽子岭滚下了山坡,一条腿也因此骨折。入院治疗的三三,为此耽误了半个月的课不说,又因向张奇借钱治病,多了一笔债务。
  病愈后,母亲决定让三三跟着远房的表舅去学做木匠。三三满眼泪花,死活不肯听从母亲的安排。
  母亲愁容满面,看了看三三,摇了摇头。
  第二天,张奇冒着滂沱大雨来到三三家。张奇高兴地说:“往后三三的学费不用愁了!昨天我从县城找了一位名叫姜萍的古玩收藏家,她愿意资助三三上完初中高中,不过,姜萍提出了一个条件!”“啥条件?”三三妈惊喜交加。
  “每个学期三三必须获得三好学生,人家才愿意资助!”三三妈转过身,看了看三三。
  三三望了望妈妈,转过脸盯着张奇,使劲地点了点头。
  上高中后,三三一直想去拜访姜萍,但每次打电话,张奇都再三推辞。张奇对三三说:“等你考上大学,姜萍才见你。”
  从此,三三在勤学的同时,内心又多了一个期待。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高三毕业时,三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城的师范大学。
  在拿到大学通知书后,三三第一时间把喜讯告诉了张奇,并请求张奇转告素未谋面的姜萍,这次自己一定要去拜访她。
  秋季开学前,张奇领着一位漂亮的阿姨来到了三三家。三三知道,这阿姨就是姜萍。
  姜萍一边和三三聊天,一边端起三三妈递过来的大碗茶,小口小口地喝着。待到喝完碗里的茶,姜萍对三三妈说:“大婶,这只碗您是从哪里得到的?”
  “这是三三爷爷留下的,怎么了?”
  “您知道吗?这个碗是明朝永乐时期出产的,是值钱的宝贝呢!”姜萍接着说,“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一批苏麻离青料,广泛用于瓷器制作。这碗就是那个时期的,到今天已经是很难见到了。您看,这碗青花纹饰着色深浅不一,凹凸有致,层次清晰,是永乐的典型色调。”
  三三妈疑惑地看了看姜萍,又瞧了瞧张奇。
  姜萍接着说:“我是搞收藏的,这碗在古玩市场最少值一万五千元。大婶,要不您把这碗卖给我?”
  “这些年多亏您的帮忙!三三才有今天。这只破碗,您看着好,就拿去吧!钱就不要了。”
  姜萍摆了摆手说:“这可使不得,使不得,白拿我可不要。要不,我先付五千元定金,余款过些时日再给您?”
  三三妈看了看三三,再次对姜萍摇了摇头:“钱,我就不要了,这碗算我送给您的!”
  姜萍不再多说,留下五千元现金,便随张奇回了城。
  十天后,姜萍又与张奇来到鸽子岭。一见面,姜萍就激动地对三三妈说:“大婶,我找人鉴定了,那碗值两万元。”
  姜萍一边说,一边从提包里拿出一沓钞票说:“这是要付给您的余款一万五千元,您收下!”
  三三妈还要推却,姜萍不容分说将钱一把塞过来,说:“收下收下!”
  多年后,三三已是省城一所大学的知名教授。辗转找到张奇时,三三发现张奇早已退休在家。
  看着客厅里张奇与姜萍年轻时的结婚照,三三惊讶地问:“张老师,难道古玩收藏家姜阿姨是您爱人?”
  张奇并不回答,而是抬头看着那相片。然后,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回应三三:“是的,她是我爱人!可是,你上大二那年,她因为疾病走了!”
  三三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道说啥好。张奇走进厨房,拿出一只瓷碗,对三三说:“今天,这只碗终于可以完璧归赵了。对了,忘了告诉你,姜阿姨并不是收藏家,这碗也是一只普通的瓷碗。姜阿姨是出色的古玩鉴定师,她看准了你一定会成功!”
  阳光跳过窗户,一头扎进屋子,那只古旧的瓷碗,此刻闪着柔柔的光芒。三三发现,姜阿姨站在阳光下,正含笑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