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生》与中国“西部影视”的兴起

□侯业智

字数:1526 2023-02-22 版名:文化
  “文学陕军”和“西部影视”是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的重要现象,也是陕西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文化品牌。但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关联并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的开始不得不从路遥的小说《人生》谈起。
  路遥小说《人生》热销与获奖后,很多电视台和制片公司与路遥磋商要改编成影视。但是,对于改编影视,路遥是相当谨慎的,他曾在给王维玲的信中坚定地谈到“我不‘触电’”。当然,这种坚决的态度让他摆脱了很多纠缠,但并未打消他的影视梦。
  当时西影厂的吴天明看完小说后就觉得“这就是我要拍的东西,这就是我经历过的生活,我想为巧珍、高加林们,为现实中那些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乡亲们呐喊几声”。但是,当时《人生》的改编权已被一家大电影厂拿走并筹备开拍,而这已是铁定的事实。不料,吴天明倔了起来,硬生生地要从人家“锅”里抢来《人生》这碗“饭”。吴天明立即托人找到路遥,在西安一个小旅馆里,两个老陕兴奋地聊了一通宵,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吴天明称“我俩相似的经历,对这部作品的定位简直是‘不谋而合’,路遥被深深地感动了,觉得只有老陕拍,才能拍出这部戏的精髓。”后来,吴天明邀请路遥一起去故事发生地体验生活,一路上两人畅谈所见所感。吴天明更觉得自己跟路遥在心灵上很相通、很默契,创作时谁想怎样处理,互相都能理解。最终,在吴天明的努力下,西影厂拿到了《人生》影片的改编权。
  这样,路遥亲自担任电影《人生》的编剧,吴天明担任导演,开始筹拍起电影《人生》。《人生》上映后掀起了又一轮的“人生”热潮。该片主题曲演唱者冯健雪回忆当年情景:“《人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而长久的反响。当时各大影院连演40多天,每天要演5场,场场都爆满,很多人看一两遍根本不过瘾,要反复看好几遍。”电影《人生》获得了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先后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中的多个奖项,也成为中国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候选影片。
  《人生》拍完后,摆在百废待兴的西影厂面前的是将来拍什么,西影厂的方向往哪走。吴天明就从北京请了一批专家开研讨会来出主意。吴天明称“在座谈会上,钟惦斐看了《人生》以后他很激动,认为像陕北这个包着白羊肚手巾的这种陕北老农,披着羊皮袄,拿着放羊铲的这种老农,陕北的农民,他的形象,未必没有拿破仑威武,他说西影厂,你应该开掘西影厂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题材,他说,我就把这叫做中国的西部片,说你们西影厂,如果确定了你们的创作方向,你朝着这个方向,打出西影厂自己的特点来。这个话一下把我点明了,我们地处大西北,那我不把这个东西作为我片子的,西影厂的一个特点,那我这个厂我是乱打一气,什么都拍,没有重点,没有主攻方向,那肯定搞不好”。
  正是在《人生》的启发下,吴天明领导下的西影厂开始在“西部影视”上下功夫,支持陈凯歌拍摄了《黄土地》,筹拍了《老井》《红高粱》《双旗镇刀客》《大话西游》《天地英雄》等西部影片。由此,西影厂成为了全国电影制片单位中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获国际奖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影片出口量全国第一。西影的电影因此实现了中国电影与世界影坛的对话。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电影《人生》开启了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代,引领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而且从《人生》开始,“文学陕军”与“西部影视”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生》之后,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五魁》等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被改编为电视剧,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近年来,由陕西文学改编的电影及电视剧《白鹿原》、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电影《高兴》、电视剧《装台》等一大批优秀影视作品均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成为了“现象级”影视,让“西部影视”与“文学陕军”一起,推动着陕西文化这驾马车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