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每食用10条鲫鱼, 有7条出自他的团队

□李思辉 孙 慧

字数:2330 2023-02-22 版名:文化


桂建芳院士与他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

  他是鱼类遗传育种学家,40年专注研究“一条鱼”,让味美价廉的鲫鱼跃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他是享誉国际的“鱼院士”,和同行科学家一道鼓与呼,改变社会偏见,促进世界推广中国的“蓝色转型”经验。在武汉东湖畔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桂建芳院士的办公室:一个硕大的玻璃缸里,一群银鲫正在追逐嬉戏;办公沙发旁另一个略小的鱼缸里,几对光灿灿的金鱼正在撒欢儿。
  “金色的叫‘金兔’,白色的叫‘玉兔’,色彩非常纯正。”67岁的桂建芳说起鱼就来了兴致。他介绍说,不久前,他的团队成员把龙睛性状和白化性状精准转移到当下流行的适合侧视观赏的百褶裙狮子头金鱼中,三者相互结合,研发出了十多个金鱼新品系,让金鱼更具观赏性和市场价值。
  桂建芳说,他做科普也是从自己最熟悉的研究对象——“鱼”开始。
   ◆院士做科普绝不是大材小用
  过去40多年,桂建芳一直有一个心愿——“让更多人吃上鲜美的鱼”。
  据湖北省一位渔业市场资深人士分析,30年前,居民每月工资60元就已经算是高收入了,当时市面上的大鲫鱼每斤卖8至10元,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奢侈品,而现在市场上鲫鱼更大,但依旧是老价格,几乎所有家庭都能消费得起。这种变化和科学家的艰苦研究密不可分。
  自1985年,桂建芳开始专注研究银鲫,在全国大江、大河、大湖50多个样点调研,餐风饮露、不辞辛苦,取样近5000条,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评价。在包括桂建芳在内的水生所三代科学家的科研攻关下,他们连续培育出异育银鲫、高体型异育银鲫、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新品种,大大提高了鲫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让美味的鲫鱼跃上百姓桌。
  目前,在我国鲫鱼养殖中,桂建芳团队培育的“中科3号”和“中科5号”占鲫鱼主养区产量的7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人食用的每10条鲫鱼中,就有7条出自水生所桂建芳团队。
  2013年,桂建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是业内公认的鱼类细胞工程学术带头人。在带领团队深入开展科研攻关的同时,他也更加频繁地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实施十年禁渔,那老百姓吃鱼怎么办?”面对公众疑问,桂建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系列边会上答疑解惑:中国水产养殖能够保证足够的食用鱼供应,大家保护长江可以从“不吃野生鱼,吃好养殖鱼”做起。
  在异育银鲫“中科3号”新品种培育成功后,桂建芳将其免费赠送给湖北、广东、江苏等地的苗种繁殖场,还上门进行苗种繁育技术指导。他每年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养殖技术培训,2008年以来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超过百场,培训渔民5000多人次。他还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异育银鲫系列品种,加快了鲫鱼产业发展。目前,全国鲫鱼产量已从1983年的4.8万吨增至2020年的274.9万吨。
  “桂爷爷,我爸爸很喜欢钓鱼,每次都会钓到很多鲫鱼,请问这对鲫鱼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面对五年级小学生的提问,桂建芳耐心地回答:“一条雌鲫鱼一年可以产1万到2万颗卵。只要不过度、不在鲫鱼繁殖季节4至5月份垂钓,在渔政部门许可的地方垂钓,对鲫鱼的生存和繁衍影响不大。”
  2021年4月,桂建芳应武汉市有关部门邀请,在武汉市解放公园成立了我国首个“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用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科学家一起给公众做自然科学普及,讲鱼类、讲湿地、讲生态保护,也讲花鸟草虫、讲怎么吃更有营养……门类众多,广受欢迎。
  有人认为,院士做科普特别是给小学生做科普是“大材小用”“不值当”。桂建芳认为事实恰恰相反。
  “评上了院士,影响更大了,说的话更多人愿意听了,做科普也有了更大优势。”桂建芳说,“院士往往被认为更权威、懂得的东西更多、媒体和社会的关注更多。越是这样,院士越应该凭借这种影响力,澄清谬误、反对伪科学,传播真正的科学技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更多人相信科学、使用科学、热爱科学。”
   ◆即便是院士,做好科普也不容易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科普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科学家参与科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桂建芳认为,关键是要培养科学家的科普热情,让更多科学家看到做科普的乐趣。
  因为经常到各地做水产养殖方面的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听众众多,桂建芳不经意间促成了很多人创业。“这两年就遇到好几位年轻人专门找到我表达感谢,而我并不认识他们。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我到各地做科普时的听众。影响一些官员优化产业政策,促进一些年轻人找准职业方向,激发一些青少年产生科学探索兴趣,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会有一种科普的成就感。”
  对于一些科研人员关于“加大激励,在考核上将科普成绩折抵科研论文”的呼声,桂建芳不太认同。他认为,从本质上讲,科普应该是一种爱好,需要一种内在的热情,不能太过功利。同时,他也认为,不论是院士、教授、研究员,还是其他科研工作者,每个人的研究领域不同、个人性格不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参与科普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鼓励科学家做科普,并不等于要求所有科学家都整齐划一地完成科普任务。
  “即便是院士,做好科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桂建芳的电脑里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种科普PPT,有的主题相同内容却大不相同,因为“必须根据科普对象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多年来,桂建芳一直坚持自己动手,不断修改完善PPT,用于不同科普对象。比如同样讲蓝色转型,给专家讲,题目为《蓝色转型加速水产遗传育种与水产种业的竞争和发展》;给小学生讲,就必须从湿地内的花鸟鱼虫开始讲起。
  说起科普“技巧”,桂建芳有他的独特之处——
  要讲得让人家感兴趣、愿意听,就需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研究如何说话更吸引人,还需要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及时把听众的注意力拉回来;如果发现听的人都在玩手机,那就完蛋了。
  (据《中国科学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