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再谈中学生习惯养成
□杨东朋
字数:1858
2023-02-19
版名:知行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心理学家也提到,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日常行动至少有95%是由你的习惯所决定的。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期间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受益一生,并为未来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学期,中学生习惯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强化意义感
习惯意义的本质,其实是实现“量变”到“质变”。教师可通过各种先后对比强烈、具有冲击力的实例及音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习惯的力量,给学生形成强烈印象,使学生深切知晓具体习惯的意义所在。
在促使学生知晓习惯意义的基础上,心理学家给的建议是:培养习惯时要多关注习惯体系,多强调身份的重要性,而不是死盯着具体的目标,即让学生多思考“我要成为怎样的人”。例如早上到校主动晨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行为不是为了背诵某个知识点,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个珍惜时间的人。自主自习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要成为一个有自制力、能够自我规划的人……
意义感会给人以内在动力和实践的神圣感。从习惯形成的三要素看,这属于“奖赏”因素。
二、明确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
具体习惯的产生需要具体的环境刺激,学生习惯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制订详细的操作规范,明确具体时间、地点(具体环境)下具体该做什么(规则)。这属于“线索”因素。
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因在于,参与感带来掌控感,人往往对自己参与的事情更认可,这为后期的行动蓄积了心理势能。
此外,除制订具体规则之外,师生还可在习惯养成初期对具体习惯线索做些前置性铺垫,并对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讨论。同时,强化规则还要不断强调第一阶段形成的意义感;前者相当于班规,后者更像是班级公约。班规解决具体问题,班级公约倡导具体的方向。
三、养成习惯
这属于“行为”因素。习惯养成是个慢功夫。建立习惯就好像骑自行车上陡坡:爬坡、到顶、下坡。刚开始,必须用双腿的力量蹬自行车,一直蹬,一直蹬,一直重复地蹬,直到顶部(不断重复,培养习惯)。登顶后(习惯养成)就可以靠惯性的力量自动地、无意识地、不费劲轻松地下坡。
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微目标+自由超额”的微习惯培养策略,它能有效保护这部分学生的意志力。《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提到微习惯具有大脑不抗拒、可以消化意外、提升自我效能感、没有压力、给予实践者以自主权的优势。常说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目标化为若干个小目标”等做法就是微习惯策略。
四、多使用强化,少使用惩罚
强化多以奖励的形式出现,具体到学生行为养成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的即时愉悦感(自然奖赏),并利用评价体系表扬巩固学生的进步(规则奖赏),尤其是引导学生重视自然奖赏(行为变化本身),淡化并优化规则奖赏(物质奖励、加分等),否则奖励的作用会适得其反。
惩罚在矫正行为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鼓励使用惩罚。一是惩罚指向不明确,其本身并不能导致适当的行为。二是惩罚的作用是暂时的、短期的,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随着惩罚频率增加,效果会下降)。三是惩罚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甚至降低被惩罚者的耻辱感。四是惩罚可能会导致不良榜样示范,甚至有时会增加攻击行为。《正面管教》一书作者简·尼尔森将惩罚的消极作用归纳为四点(4R):反抗、愤恨、报复、退缩。
实践证明,惩罚的作用不如奖励。教师在使用惩罚策略时务必谨慎。
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习惯养成不会有具体的时间期限,这需要看个体差异和习惯的难易程度,常见的“21天或者30天养成一个习惯”是一种错误认知。习惯有行为习惯、身体习惯、思考习惯不同的种类,普遍认为,一般刻意培养的话,一个月就能养成安静阅读学习等受他人影响较多的行为习惯;需要两个月才能养成自主独立完成作业等需个人努力的身体习惯;六个月甚至更久时间才能养成逻辑推理等思考习惯。
二是习惯的养成可采用显现化策略,即让学生对自身的变化予以标记。魏书生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坐姿等习惯时,让学生专项记录自己强调的次数,这就是一种显现化策略。
三是习惯的养成具有正复利性,即习惯不是简单地叠加,它们会复合。复合就意味着,它不是加法的关系,它可能是类似于连乘的关系,它会一个叠加一个,然后最后产生一个复合效应,让你的人生发生一个彻底的转变。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讲清道理,明确要求,持之以恒,多鼓励、少惩罚,愿你在学生习惯培养上得心应手,收获工作的乐趣。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期间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受益一生,并为未来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学期,中学生习惯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强化意义感
习惯意义的本质,其实是实现“量变”到“质变”。教师可通过各种先后对比强烈、具有冲击力的实例及音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习惯的力量,给学生形成强烈印象,使学生深切知晓具体习惯的意义所在。
在促使学生知晓习惯意义的基础上,心理学家给的建议是:培养习惯时要多关注习惯体系,多强调身份的重要性,而不是死盯着具体的目标,即让学生多思考“我要成为怎样的人”。例如早上到校主动晨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行为不是为了背诵某个知识点,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个珍惜时间的人。自主自习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要成为一个有自制力、能够自我规划的人……
意义感会给人以内在动力和实践的神圣感。从习惯形成的三要素看,这属于“奖赏”因素。
二、明确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
具体习惯的产生需要具体的环境刺激,学生习惯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制订详细的操作规范,明确具体时间、地点(具体环境)下具体该做什么(规则)。这属于“线索”因素。
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因在于,参与感带来掌控感,人往往对自己参与的事情更认可,这为后期的行动蓄积了心理势能。
此外,除制订具体规则之外,师生还可在习惯养成初期对具体习惯线索做些前置性铺垫,并对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讨论。同时,强化规则还要不断强调第一阶段形成的意义感;前者相当于班规,后者更像是班级公约。班规解决具体问题,班级公约倡导具体的方向。
三、养成习惯
这属于“行为”因素。习惯养成是个慢功夫。建立习惯就好像骑自行车上陡坡:爬坡、到顶、下坡。刚开始,必须用双腿的力量蹬自行车,一直蹬,一直蹬,一直重复地蹬,直到顶部(不断重复,培养习惯)。登顶后(习惯养成)就可以靠惯性的力量自动地、无意识地、不费劲轻松地下坡。
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微目标+自由超额”的微习惯培养策略,它能有效保护这部分学生的意志力。《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提到微习惯具有大脑不抗拒、可以消化意外、提升自我效能感、没有压力、给予实践者以自主权的优势。常说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目标化为若干个小目标”等做法就是微习惯策略。
四、多使用强化,少使用惩罚
强化多以奖励的形式出现,具体到学生行为养成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的即时愉悦感(自然奖赏),并利用评价体系表扬巩固学生的进步(规则奖赏),尤其是引导学生重视自然奖赏(行为变化本身),淡化并优化规则奖赏(物质奖励、加分等),否则奖励的作用会适得其反。
惩罚在矫正行为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鼓励使用惩罚。一是惩罚指向不明确,其本身并不能导致适当的行为。二是惩罚的作用是暂时的、短期的,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随着惩罚频率增加,效果会下降)。三是惩罚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甚至降低被惩罚者的耻辱感。四是惩罚可能会导致不良榜样示范,甚至有时会增加攻击行为。《正面管教》一书作者简·尼尔森将惩罚的消极作用归纳为四点(4R):反抗、愤恨、报复、退缩。
实践证明,惩罚的作用不如奖励。教师在使用惩罚策略时务必谨慎。
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习惯养成不会有具体的时间期限,这需要看个体差异和习惯的难易程度,常见的“21天或者30天养成一个习惯”是一种错误认知。习惯有行为习惯、身体习惯、思考习惯不同的种类,普遍认为,一般刻意培养的话,一个月就能养成安静阅读学习等受他人影响较多的行为习惯;需要两个月才能养成自主独立完成作业等需个人努力的身体习惯;六个月甚至更久时间才能养成逻辑推理等思考习惯。
二是习惯的养成可采用显现化策略,即让学生对自身的变化予以标记。魏书生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坐姿等习惯时,让学生专项记录自己强调的次数,这就是一种显现化策略。
三是习惯的养成具有正复利性,即习惯不是简单地叠加,它们会复合。复合就意味着,它不是加法的关系,它可能是类似于连乘的关系,它会一个叠加一个,然后最后产生一个复合效应,让你的人生发生一个彻底的转变。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讲清道理,明确要求,持之以恒,多鼓励、少惩罚,愿你在学生习惯培养上得心应手,收获工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