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扬清波 润泽黄淮海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南水北调
字数:2486
2023-02-15
版名:文化
王浩院士(右四)调研引汉济渭工程
□贺迎春 唐 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于有着古老农耕传统的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从渺远的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堪称世界经典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它纵贯中国南北1400多公里、沟通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四大流域,已惠及1亿多人口,集当代中国水利科技之大成。
作为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骨干专家,曾任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方案规划阶段的课题组组长,参与了工程前期研究、全面论证和调度实施,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也因此赢得了“南水北调院士”的美誉。不仅如此,他还致力于推进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
投身超级工程研究
中国的水资源南北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干旱缺水,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大问题。“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曾这样说,一个宏伟设想由此横空出世,开启了一个改变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超级工程的序幕。1958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南水北调”一词首次见诸中央文件。1979年12月,水利部正式成立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水北调工程研究工作正紧锣密鼓开展,王浩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一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工作就积极投入其中。
在这期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浩的时间表只有日期而没有星期,只有某月某日要做的工作,而没有周末休息或者休假的安排。由于承担大量科学研究任务,王浩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往往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有时甚至熬通宵,整夜不眠。一年中有半年住在办公室,另外的半年时间则是奔波于全国各地进行水资源调查和研究。王浩坚信,做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实地调研考察、测量测算。他频繁往返于全国各地与北京之间,研究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长时间开展北方缺水地区实地调研,他深刻认识到全面动态评价水资源的重要性。王浩带领团队展开数值模拟,后来逐步发展、创立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及其相应的整套定量方法。
提供支撑
促进实现世纪梦想
1995年,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全面论证阶段,王浩作为骨干专家参与其中。此后,他担任南水北调工程进入总体方案规划阶段的课题组长,既要负责总体规划课题研究,又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节奏十分紧张,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全身心投入其中。
南水北调论证前后历经半个世纪,多部委参与、组织论证,大量科研、规划设计单位献计献策,一共提供了50多种南水北调规划方案供比较和选择。“今天,回想起来,可以说南水北调论证过程就是一个典型而又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多目标群决策问题的优秀案例。”王浩说,“当时从各种角度出发,支持的、反对的,激进的、保守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表达,有关方面对这些意见都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2002年末,《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获批,提出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向北方调水。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王浩带领团队研发的预测预报、计划调度和水力控制等模型在中线、东线实现了业务化运行,支撑南水北调工程的常规和应急调度管理工作。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通水后,他们研发成果的生态价值与民生价值日益凸显出来。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大大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压力。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例,截至2021年7月19日,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约4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
老骥伏枥
志在编织国家水网
如今,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流出,向东北穿过方城垭口一路向北直抵北京;长江水从江苏扬州沿京杭大运河及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抵达山东半岛。向南方借水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了,中国水资源配置已迈向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王浩指出,实现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目前该工程仍处于第一期阶段,后续工程规划设计要继续进行全过程充分论证,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确保拿出来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方案。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水务是实现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王浩带领团队针对中线工程采用明渠导致的调水控制要求高、调节容积小、连调难度大等难题,探索建立透明感知体系、研发智能调度模型、开发数字化管控平台,有效保障了工程安全有序运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年71岁的王浩已经为中国治水奔波忙碌了39年,但他正在向更高目标挺进:推动建设国家水网工程。水网与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并列为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性网络。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化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调配、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关于国家水网工程建设,王浩基于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在近日所作的题为《国家水网布局优化研究》学术报告中,他就“如何认识国家水网”“国家水网框架”“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构想”进行深入阐释。王浩指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规划必须秉持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不能局限于一城、一地、一域,要紧扣国家发展形势,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地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王浩等中国科学家参与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世界水利史新的纪录,润泽古老的黄淮海平原,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在编织的国家水网将是关乎14亿人福祉的人间奇迹。它们凝聚的新时代中华治水智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的杰出贡献。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