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用爱心呵护儿童心理安全

□徐小风

字数:1524 2023-02-12 版名:教育理论
  面对儿童的成长,作为小学班主任通常都会关注许多要素。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生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儿童在非家庭的环境里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心理安全。心理安全并不像学生考试的分数那样有着显性的表征,但是对儿童的成长却又有着无时无刻的影响,如果在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用爱心呵护儿童的心理安全,那么他们就能以更加阳光和自信的状态,身处学校与家庭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一、安全心理对儿童生活与学习至关重要
  儿童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当中有着很多外在表征,在成年人的眼里,儿童常常是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但是这种外在的判断有时候并不准确,如果站在儿童的角度体验他们的生活、感知他们的心理,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儿童的心理都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他们害怕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在乎同学的评价,希望自己的学习取得成功。在这样的心理之下,儿童对老师与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有时候都会十分敏感。也正因为如此,有经验的教育家,尤其是儿童教育家,才会总结出“儿童世界”这个概念,并且建议与儿童朝夕相处的老师能够走到儿童的世界里去。
  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本身并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走进”这一努力,让教师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知道他们想些什么、希望做些什么,然后能够真正做到与儿童处于平等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就会感觉到是安全的,就能够将自己的天性完全释放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安全心理对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儿童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
  二、用爱心呵护儿童生活与学习心理安全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儿童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呢?说到底就在于教师在介入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时,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大量的教育经验表明,对于一位小学班主任来说,爱心是最重要且最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爱心与传统意义上的爱心可能有所区别。面向小学班主任进行的诸多经验总结当中,爱心是一个关键词,很多优秀班主任以及优秀教师都用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演绎出爱心的各种表现。曾经有一段时间,那种浅层的爱心被教育者深度反思,这种爱心的外在表现,夸张的语言加上动作,其实并不能真正给予学生以安全感。真正的爱心应当是贴近学生心理的,是与儿童的认知特点相呼应的;面向儿童的爱心,应当有一种悲悯情怀,不是为了外在的表现,不是为了夺人眼球,唯一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为儿童的生命与智慧生长提供土壤与养料。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与反思,笔者所理解的爱心,在日常教育的实践当中有这样的一些表现:能够真正关注儿童,关注儿童学习的一言一行,当儿童的言行出现与日常情形不同的时候,能够表现出足够的敏感性;能够与家长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能够通过家访等形式了解儿童在家的情形,能够将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组成一条线索存在于自己的记忆当中……
  作为班主任,不要用自己的想象去判断儿童,而应当根据儿童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再结合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心理学规律,如此去与儿童相处,儿童就会感觉心理上是安全的。
   三、对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爱心价值的思考
  面向当下的小学生,班主任所具有的爱心应当是有内涵的,应当是睿智的。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条件限制,当下小学班主任的事务非常繁杂,因此要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着他们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的一言一行,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果能够对重点学生进行关注,对全体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在处理繁杂事务的同时,不忘记关注学生,那么就可以让自己处于良好的状态。
  在这一状态之下,班主任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要将师道尊严隐藏在教育引导当中,通过平等友好的相处来让儿童拥有一个良好的安全心理,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