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云端辅导:有学有趣其乐无穷

□龚一卓 本报记者孙永涛

字数:1259 2023-02-08 版名:声音

  1月27日,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小学2023年寒假“和美·云课堂”再次开讲,师生们又一次相聚云端探讨“有腔调”的寒假作业。
  坐落于百年易俗社旁的西一路小学,是秦腔艺术传承基地,为此,学校成立了秦腔社团,以培养师生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2022年,学校参加第2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代表曲目《三滴血·虎口缘·结盟》被授予“小梅花集体节目”。“今年的寒假作业,我们打破以往固有模式,按照‘五育并举’的理念,以学习单融合传统曲艺的形式,经过相关科目统一教研,引导规划设计了一系列课程融合作业,既有实践探索,也有深度学习。”该校负责人说。
  1月7日,西一路小学2023年寒假第一讲正式开播,语文老师的名著阅读、英语老师的易俗社史讲解、科学老师的“变废为宝”实验等,都让孩子们收获不小。在第二讲中,语文教研组制作的“居家云伴读”系列阅读微课,将策略指导和自主阅读相结合,激发、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阅读能力;针对基础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和综合类作业,各年级数学老师进行分析检查,辅导讲解重难点,并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绘制成海报,增加学习乐趣;美术教师不仅让学生了解秦腔的历史渊源,还通过分析秦腔人物脸谱、服饰、妆容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秦腔人物的美术特征,用做海报、画脸谱等方式,让他们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延伸到生活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师从秦腔名段《三滴血》入手,分年级指导学生通过了解历史、赏析名段、模仿身法、学唱腔调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更多的学生从身边发现、探索、了解和学习地道的“秦风秦韵秦腔”。音乐教研组组长王淑红说:“‘有腔调’的寒假作业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欣赏《三滴血》片段,制作喜欢的人物形象,模仿练习唱、念、做、打,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戏曲文化。”
  当天,学生们还观看了微课《读城记·中国戏曲》。“中国戏曲的服饰是以明代官吏服饰为本,根据戏曲表演的虚拟化夸张手法改变而来,比如明代官服中的玉带由束带变为圈带,在袖口加上水袖增强写意表演……”主讲人李琳从央视春晚戏曲节目入手,讲解我国戏曲起源与发展,结合秦腔的服装特色,回顾了传统戏剧行头蟒袍、官衣、宫装以及靴子、盔帽等。最后,李琳带领学生欣赏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莆仙戏,并制作音乐鉴赏卡,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这个寒假,西安新知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校都推出了别具一格的线上公开课,助力“有腔调”的特色作业成为孩子们假期里玩得开心、学得用心的“幸福佐料”。
  成员校之一的太华路小学线上公开课也在1月27日开播。该校音乐老师马晓晔的“弘扬民族文化”音乐公开课深受好评,她讲解戏曲历史,讲述戏曲故事,播放由戏剧改编的歌曲,引导学生寻找戏曲卡通动漫,以现代方式开拓学生对传统戏剧的兴趣。“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太华路小学六年级(7)班学生郭凡可说,“戏曲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我们要多去欣赏和发扬,让它们世世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