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家访成“假访”

□张文秀

字数:1278 2023-02-01 版名:声音
  “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北京市教委、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其中推进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等规划与要求,引发网友热议。一时间,支持、赞成者各执一词,“倒派”“挺派”难分伯仲。
  反对者看来,传统的家访节奏慢、耗时多,与当下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已明显脱节。此外,在沟通渠道如此丰富的今天,家校联系早已不再受限于家访等传统方式。再者,现代沟通极度便捷,足以让昔日“零存整取”的家访式联系轻松实现“化整为零”,家校沟通的实效性大幅提高。
  支持者则认为,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形式,家访不仅可以为教师开展后续工作提供“眼见为实”的一手资料,还可以极大地融洽师生关系。正如坊间所传,“教学不带班,师生‘关系远’;带班不家访,师生‘皮两张’”。
  表面上看,两者的观点均不无道理,但笔者看来,后者比前者对家访的理解更加准确,因为家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家校沟通。换句话说,传统家访的必要性与通信技术是否发达、沟通渠道丰富与否并无实质性关联。况且,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仅仅依赖语音乃至视频等手段,很多沟通虽然可以顺利进行,但却未必能够实现深层交流。
  毋庸讳言,家访正逐渐被电话、微信、QQ等沟通方式所取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渐凸显。由于过度依赖“空对空”交流,很多教育问题止于形式而长时间得不到彻底解决;由于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大量“耳听之虚”信息常常误导工作方向,使多项工作止于特定的程式而难以深入开展;由于缺乏“实地”探访,教育者很难与家长和学生感同身受,工作中甚至出现“站着说话不腰疼”式的错位。
  当然,导致家访出现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重视程度不够,使家访问题变成了“问题家访”;由于考核制度偏颇,使家访由“必需”转向“必须”而滋生“打卡”心理;还有的教师本身受繁杂的非教学事务拖累,没有时间和精力精心筹备、认真开展真正的家访。
  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此项工作,不让家访变“假访”呢?
  提高认识,让家访真实有效。理想的家访既要有“访”,更要到“家”。它绝不是说说话、谈谈心、聊聊天那么简单。唯有如此,家访者才能身临其境、家访工作才能“形”“神”兼具,家访效果才能不打折扣。
  科学安排,让工作按“需”开展。理想的家访,既要脚踏“实”地,更要符合实情。家访不该是一项撒胡椒面儿式的工作。教师在开展家访前以问题为导向,选准家访对象,找准家访方向。应力避随意家访、随机家访现象的产生,以免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在工作的随性上。
  减轻负担,让老师有“备”而来。现在教师的工作非常繁琐,在大大小小的“业余”工作面前,家访甚至成了一项“无足轻重”的事情。面对家访,很多老师时间上捉襟见肘,工作上有心无力,即使家访,也只能仓促上阵,效果可想而知。只有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性事务负担,让老师家访有备而来,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家访是需要“备课”的。这种备课,不仅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也需要工作上合理安排,更需要相关部门创造条件提供科学的支持。只有这样,家访才能成为“佳访”,而不至于沦为一次次“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