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作业设计的“密码”

——读《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有感

字数:2267 2023-02-01 版名:悦读

  □马书明
  假期里,在学校倡导下,我和同事们紧紧围绕“作业革命”这一主题开展了读书活动,以期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借这个机会,王月芬博士的《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走进了我的视线。
  初读这本书,打动我的是封面上“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句话。作为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一直觉得作业虽然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长久以来却是“刺伤”师生双方的“痛处”所在:所有的老师每天都在精心为学生设计作业,大部分老师几乎每天都为学生设计什么样的作业发愁,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的作业,在部分学生眼里却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和“鸡肋”……
  是的,“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说得真好!完成作业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能以往我们更多地站在师长或试题编者的立场上设计作业,因为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都凌驾于“儿童之上”而导致了学生并不“领情”,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设计更加适合儿童发展规律的作业吧。
  带着“如何让作业成为儿童自主的学习过程”的疑问,我静静地读下去,细细地品味书中内容,渐渐地,长期困扰我的作业布置难题得到了解决。这本书深刻分析了作业文本和当前学生作业的现状,并在新课程视域下提出了作业布置的新思考:一是要关注学生差异,注重作业与教学协同;二是要注重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和作业的反思与改进……这些不都正是我工作中所欠缺的吗?最喜欢王博士对于作业的新主张:作业即游戏活动、作业即教学巩固、作业即学习活动、作业即评价任务……她的主张既有课程建构高度又重视儿童认知规律的发展,更体现了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这些都丰富了我的理论视野,阅读之中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如果说王博士的观点留给我更多的思考,那她“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则更具有指导意义:她提出了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更加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的作业设计范式,强调“单元视角”“目标导向”“系统设计”和“诊断改进”,又分别从作业设计策略可视化的内涵、基本思路、基本要求和流程为广大一线教师作业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
  作为宝鸡市第二批“作业革命”示范校,学校平时也大力倡导全校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的创新,从上学期我也积极参与了学校数学学科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管理,再结合《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这本书给自己的启示,我觉得理想的作业要从“减量、提质、增效、激趣”做起。
  减量,要求严格把控各类作业总量。
  对于学生作业时间,王月芬博士在书中就要求老师们科学地预估作业时间与作业难度,整合教师布置作业和学生自主作业,使学生对作业产生积极情感。而“双减”政策也对学生作业时长和睡眠时间有了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设计作业时准确把握教材和学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作业,作业内容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为主。保证作业不超量的同时更要保证学生的作业效果,最终实现减量不减质的目的。
  提质,要求作业设计要重视课外拓展。
  依据王月芬博士作业类型的多维界定,我们可以适时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拓展延伸解题思路,让学生通过“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走进来,去收集、整理各种所需求的数据,这样,可以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战胜困难的决心,从而解决问题,并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一次完美的作业就是一段美好旅程,给学生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探索创造的思维历程。也有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增效,要求作业设计注重创新性与探索性。
  学生作业是一个知识的回顾与反思的过程,如何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书中提到了要改进学生作业方式和评价方式,作业忌讳的是机械式的重复,科学、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设计出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这样才能使作业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有力推手。
  激趣,要求作业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我们的学生中有人将作业视为“天使”,有学生则视作业为“魔鬼”,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学习往往和兴趣、情感联系在一起,对于感兴趣的材料和活动,就会产生一种愉快欢乐的情绪,从而积极趋向它、接触它、探索它。积极的情感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学生作业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上学期在《圆》单元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单元学习目标,我积极尝试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大单元作业探究,为学生设计了圆的身影我发现、圆的学具我制作、圆的奥秘我探索、圆的乐趣我记录、圆的美丽我创造、圆的收获我畅谈等多个项目化作业。本次作业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启迪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阅读至此,作业设计的脉络清晰地在脑海里浮现,总觉得有一种无名的力量驱使着我将自己阅读的收获记录下来,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合上书,《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封底的一句话又让我陷入了新的思考:“做作业是学生的责任,设计、批改、分析和讲评作业则是教师的义务。”这句看似平实无华的一句话却是非常明确地阐明了作业活动中师生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作业活动中,只有教师设计出适合课程要求、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学生才能在作业中获得发展和成长,所以,在国家落实“双减”的大背景下,作业设计更要立足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需求、目的和兴趣,力求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将创新的种子嵌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做作业,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