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分层次教学策略探究

□陈丽娟

字数:1413 2023-01-29 版名:教育理论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于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学生在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潜能方面存在的差异。分层次教学正是基于上述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分层次教学法应用到语文课堂当中,可以帮助初三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做好复习规划,收获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学情诊断:树立研讨思维,注重学情分析,实现教学精准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因此学情也随着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而不断变化。要想每一个学生都在分层次教学法中受益,则必须抓准学情诊断工作,让诊断环节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继而为科学分层提供依据和支持。教师应及时树立研讨式教学思维,遵循“精讲多思”的原则对学生施以引导,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意见。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项,做好初三学生学情诊断和分析工作,对于语文教学的精准分层有着关键性意义。
  以《岳阳楼记》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字为蓝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
  学法指导:加强学法指导,巩固语文基础,推动学科素养融合。
  学科教育不断走向融合,在“大语文观”背景下,教师更要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在分层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他们对语文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尝试捕捉关键信息,并在知识情境中融入情感去充分想象和感受,发展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审美情趣的提升上,乃至文化底蕴的累积上,都有所收获。
  作业设计:把握学生特点,梳理作业思路,强化语文知识积累。
  作业是分层次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积累,梳理教学思路,从而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倘若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无疑可以更好地贴合他们的知识需求,使学生通过作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消除惰性思维。
  譬如在《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安排重点词句的翻译任务,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对于需要巩固提升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作业中归纳总结作者宋濂“劝学”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适当修饰。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其他文言文体裁的求学故事,如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等,在作业中比较几个故事的异同之处,并试试看能否将故事讲通顺、讲流畅,还原古代主人公艰难求学的情景。
  实践活动:灵活设计形式,难度由浅入深,发展学生潜在能力。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它是趣味性和教育性并重的学习契机。以灯谜活动为例,我们可以将活动领域划分为“手工设计”“谜语创设”“猜谜解谜”三个部分,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比如利用竹条、彩纸和刻刀制作精美的灯笼,或开动脑筋创作不同的谜语,或群策群力进行解谜,赢取奖品,都可以令学生收获一定的成就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与挑战。
  初三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策略主要体现在学情诊断、学法指导、作业设计以及实践活动四个部分当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将分层次教学的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各个环节,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让分层次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陕西省蒲城县翔村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