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模式下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初探

□樊 立

字数:1568 2023-01-15 版名:教育理论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要求,增强课程的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体现课程时代性。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自身的优势,教学中的宏微观概念理解及转化、实验教学的深入探究等,大大节约课堂时间、教学成本。化学学科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能让教学更具广泛性,对提升学习动力、激励创新思考、丰富教学形式等都有着推动作用。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呈现
  1.课堂实践价值
  课堂主客体的相互转换。传统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学”为执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学信息进行直接沟通,但是对教师的课堂组织、交流、表述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但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模式下,可以借助着更多现代化、先进化的软件、硬件等形式的介入,改变传统的结构模式,增加课堂教学载体,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局限于传统课堂和直接性对话,还能借助其他的交流平台,为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有着更持续性的渗透及学习支撑。
  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发生转变。传统的化学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借助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加深实践操作能力。这使得教学内容组织较为简单,立体形象较为匮乏,给学生在想象力、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在新形势下的“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计算机还是投影仪,或者是音频、视频、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手段的介入,都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认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能够主动加深知识学习,也是深度的能力培养。
  2.社会价值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具有着这个年纪最显著的特点,他们对互联网充满着好奇、向往,但是又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不能够对网络资源等进行有效筛选,不能够很好地分辨出积极的网络信息,因此,教师在这个时期的有效引导便体现出价值性,加之家庭的合理监督,就会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自身”良性的社会教育关系。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呈现
  1.提升学生课前预习能力课前预习一直是教学开展中的难点,虽然课堂教学中预习不在之列,但是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开展中,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接受预习的学习工作。例如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剥离,让学生提前着手,并且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内容以文字、视频等上传至相应的平台,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同时教师也能够掌握多种技术手段,对视频、文字进行剪辑,让学生的预习为之后的学习有更好的支撑作用。
  2.对课堂教学手段的提升
  化学课堂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利用媒体将课堂重难点进行分离,强调基础,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组织,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并且在知识的传授中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对学科发展的深度体会,从而拓展出学科间的相互连接。
  3.对课堂评价手段进行升级
  传统的课堂评价手段较为单一,以面对面的直接形式为主,但是在新形式下,教师可以不再以阶段性的考核为主判定,而是借助学习网络平台支撑,实现过程性实时性考核。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加强自身的自学能力,教师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难易程度、重难点偏向等,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落实。
  “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如何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推进,并且不断发现改革所带来的新型问题并将之解决,是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要不断发现及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将线上、线下教育能够成熟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不断强化初中化学教学,让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有长足进步。
  (作者单位:陕西省铜川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