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试了,我们要这样“诊脉”学情

□郭珲峰

字数:1671 2023-01-15 版名:理论
  考试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最终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举措。“双减”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期只能进行一次考试,学生学情反馈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那么,除了考试外,还有哪些举措能及时准确地“诊脉”学生的学习情况呢?从以下四个方向进行“诊脉”,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学生日常作业“诊脉”
  作业具有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拓展延伸课堂内容、检测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功能,也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最及时、最有效的工具。
  通过学生日常作业“诊脉”学情,我们首先要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譬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对焦语用,既加强字词的识记、积累和运用检测,还要重视阅读理解能力检测,重视课堂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模仿运用检测等。只有抓住了学科特点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业设计,才能够真正高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打下基础。其次我们要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工作。一方面要严格坚持对学生作业的全批全改,尽量做到面批面改,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要及时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从而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为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诊脉”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课堂问题回答、课堂纪律遵守、课堂练习等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观察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诊脉”学情,我们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课堂提问的回答。课堂提问是反馈学情的一种基本途径,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回答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诊断学习障碍。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精心预设具备一定思考价值和启发性的问题,合理控制提问次数、难度,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次要重视随堂练习活动。随堂练习是一种及时有效地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举措。在备课时,我们要紧扣本节内容,抓住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活动,练习题要精挑细选,题型要简单多样化。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便真实地反馈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一般而言,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当日课堂知识,而课堂表现消极,刻意躲避提问的学生极可能不会很好地掌握课堂所授内容。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诊脉”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是一种及时、准确、有效的手段。我们要积极学习并学会利用教学智能反馈系统等数据平台为诊断学情服务,为课堂教学服务。
  现在的中小学校都配备有信息化教学设备,其中配套的一些教学软件能够全面记录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并能够根据学生课堂问题回答、课堂检测等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精确诊断,形成准确的全班学生或每个学生的学情分析报告。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情报告,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一目了然,每个学生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和易错点等具体问题清晰可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一线学科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这些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诊脉”学生学习情况,用数据分析学生,用数据评价学生,用数据引导教学。
  通过学生学习习惯“诊脉”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观察,提升观察频率和观察精细程度,从而精准确定学生的学习状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会学习的重要体现。学习习惯包括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独立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譬如,在预习时,会学习的孩子一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圈划出文本中不认识的字词并试图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形式解决,会仔细勾画文本中的优美句子,并在书上做出适当标记,写下自己的理解和问题等。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没有小动作,不会交头接耳。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观察,看看哪些学生会学习,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准确度较高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