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资料袋密码,拓源语文教学一泓清泉

字数:2214 2023-01-08 版名:知行
   □张 芸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落地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即教与学的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资料袋”作为助学文本资源之一,从编排体例划分属于资料类要素,是连接教师、学生、教材编写者及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它的使用是建构与运用语言文字,发展与提升思维能力,鉴赏与创造审美意识,传承与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资料袋的使用,成为教师上课的“无声导游”,学生阅读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一泓清泉。
  温儒敏表示“读书少”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极大的遗憾,仅靠教材所提供的课文数量来满足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要实现从“一个”到“一类”再到“整本”的阅读理念,教材设置“资料袋”等阅读资料,扩充阅读视野,延伸语文课堂,具有多元价值,是值得教师深入挖掘的教学资源,要根据课时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实际、学生立场来选择教学策略,综合运用,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三至六年级资料袋共12篇,均以提供作者简介、代表作、推荐读物、补充材料等阅读资料,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融合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有机穿插在教材中,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探寻资料袋密码,建构语言积累
  资料袋的补充,起到了便教利学的功效,使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统一。既减轻了教师教学的负担,也为学生阅读铺路。涵养学生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积淀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六上《伯牙鼓琴》一课,关于伯牙与锺子期成为知音的传说已成为佳话。文言文篇幅短小,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有些困难。资料袋的适时补充,为学生建构语言积累、理解感悟内容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体味、思考、训练,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资料袋内容如下: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古诗的出现,丰盈了两人的深厚情谊,更加深了学生对伯牙与锺子期成为知音的深刻理解,学生积累了古诗,并能学以致用,或背诵、或吟唱、或画画、或表达、或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和谐生动的知音文化图。而这样的设计,是与文本融合的,与生活勾连的,拓展了阅读,积累了古诗,丰富了文化,这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厚学生的素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丰实资料袋内容,扩充阅读视野
  资料袋向学生提供了相关课文作者简介、代表作、推荐读物等。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从有限的文字读出无限的世界。如三下《肥皂泡》,课后资料袋出示关于作者冰心的生平简介、作品主题、代表作,透过简短的三行字,让学生知道了冰心追求真善美,崇尚自然,并将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转向课外。《肥皂泡》是冰心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而《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则架构了通往阅读的直通车,在学生心中荡起美好的涟漪,阅读整本书的教学理念悄然落地。
  指向资料袋要素,打通阅读壁垒
  四下《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从文中学生初步了解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依据,以及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大致过程。为了深化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科普类文章,课后资料袋的补充出示,可以让学生了解鸟类起源的多种假说,为科学界解答鸟类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加深学生对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理解与假说的“言之有据”。教师充分利用好资料袋这个阅读材料,打开了学生阅读之门,使学生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理清假说有理有据,演化过程清晰准确,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严谨的科学思维,学习这样严密的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学生一旦养成严谨的科学品质,必定会有效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发展,点燃学生的强国之梦。
  内化资料袋知识,优化作业设计
  资料袋的内容虽简短,但是形式不一,弥补了课文空白,与课文形成合力,形成一种张力,内化知识,优化作业,培养高阶思维,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四上《爬山虎的脚》从课文细致、准确、生动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仅观察仔细,最重要的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提示了作者的观察方式,为单元习作做了充分准备。资料袋中的两份观察记录,引导学生读懂,对比异同,图文结合和做表格这两种观察实践活动都显示出记录者对观察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尝试在观察中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等,如银杏的种子颜色和形态变化;蚕宝宝从孵化到长大颜色的渐变和吃食情况的不同。图文结合的形式,直观形象;表格的形式,横向分类和纵向比较,蚕在不同时间的体长、颜色、吃食等变化过程一目了然。让学生根据资料袋提供的范例,设计独特的作业,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选择观察对象,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记写的好习惯。这种实践类的作业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习惯具有很强的内化效应。
  从补充资料、朗读理解、建构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设计资料袋,提高了教师对资料袋的重视度,明确编写意图与特点功能,有助于科学有效使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给予学生“如何学”的指导,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建构运用,启迪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资料袋的学习和有效使用,让这泓清泉静水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