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个角色”,做思政“大先生”

□雷 婷

字数:2344 2023-01-08 版名:理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殷殷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将学校思政课建设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要写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肩负庄严使命,精准角色定位,深刻领会思政内涵,实现立德树人。
  ◆做“国之大者”的烙印人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是丰富、多元的,他们具有个性化、自我化的心理特征,对外部环境和社会变革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考验。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广大青少年不仅是国家富强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国家发展的参与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造者。知决定行,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广大青少年才能对国家意志、社会变革,乃至身边的一事一物有自己准确的判断,才能有知行合一的外化体现。思政课是擎引学生正确思想的阵地,思政课教师就是擎引学生思想的“火炬手”,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就是健全青少年人格,点亮青少年的人生梦想,厚植家国情怀,使他们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做“六要”教师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要”要求,是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四有”教师内涵的深化延伸,是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期望。政治要强,只有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才能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核心要义准确传递给学生,才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取向,而且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代信念,高站位才有大格局,大格局才有真情怀。思维要新,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创新课堂教学,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堂载体和育人方式,引导学生将政治理论具体化、生活化、生动化,引导学生将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会灵活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对知识吸纳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形成海量的知识储备,同时不断提升分析判断能力,将时政、历史与政治理论有机融合,带给学生大视野,促使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律要严,思政课教师课堂的言和课后的行要一致,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以为人师表的刚性要求时刻约束自我,做到校园内外外表内在相统一,当好学生正能量的向导和榜样。人格要正,人格是最大的魅力,真理的力量只有通过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质、高雅的情操、深厚的专业功底塑造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做思政艺术的创造者
  思政课对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不是对理论的照本宣科,不是枯燥的单向输入。一节成功的思政课,既要有自然学科的严谨性、思辨性,更要有人文学科所需的感染力和共情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立足基础思政理论知识体系,及时吸纳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自然迁移,同时运用学生常见的生动、具体的社会事例进行论证说明,一堂深入浅出、活泼有趣的思政课即可生成。中学思政课的时政浸入更为突出,对课堂把握的要求更高,对此,思政课教师需要下足课外功夫,在熟悉思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时刻保持思政敏感,紧盯国际国内时政热点,引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向学生抛出思政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政治理论进行分析。同时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灵活运用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从历史沿革、地缘等对某一时政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将政治理论立体化、现实化、具体化。一堂精彩的思政课,不仅能让学生收获理论知识的干货,更能为学生带来酣畅的情境体验和思辨体验。
  ◆做“三个课堂”的探索者
  探索思政“三个课堂”,打造思政“金课”。新课标提出“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打造“三个课堂”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思政课教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始终坚守“第一课堂”主阵地,特别是通过“思政课大练兵”等活动,拓宽了教师的学科视野,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新的教育形势和课程改革,对丰富思政课的载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第二课堂”的拓展延伸方面,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发挥专业特点,一方面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方面利用学校功能部室、社团活动场地、体艺场馆、文化长廊等育人空间,引导学生将思政知识从课堂逐渐延伸至校园,努力做好学生的辅导员。同时,充分挖掘本土资源,通过利用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设施场所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等为活动载体的“第三课堂”,让学生通过看、学、做的方式,达到思、悟、提的学习效果。思政课教师还可以探索“三个课堂”建设与学校少先队、共青团、家庭教育等工作相融合的方式,利用多方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大课堂”的育人效果。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树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目标,更要有思政育人的自信心,以弦歌不辍的高尚精神,躬行践履的实际行动,努力答好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