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语文教材 建立文化自信
□王 敏
字数:1832
2023-01-01
版名:知行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课程要“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就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
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主动了解积累借鉴并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统编语文教材,是经无数专家教授反复实践和精心打磨,全面致力于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用好统编教材,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构筑精神家园,开阔文化视野,落实好语文课程目标。
通过识字写字教学,渗透传统优秀文化
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识字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掘汉字构成中的文化元素,比如象形字的产生、会意字的产生、字形字义的演变等,能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进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讲学生易写错的字“拜”,以《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两手之形,右下加横表示叩头须双手按地来引导学生,既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又能很快掌握字形。汉字的书写中也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时也可以巧妙利用。比如汉字中多横多竖的书写变化、左右笔画书写时的避让规则等都蕴藏着和谐之美,这种和谐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欣赏作品语言特色,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统编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数量,意在丰富学生积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教学中要通过品词析句,鉴赏它丰富的辞采及表意的精准、凝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其语言之美,感受其艺术感染力。诗词中的平仄,双声、叠韵、互文、对偶等修辞,《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都是语言美的典范。对这些内容的鉴赏,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传统文化的种子会慢慢在学生心中萌芽,文化自信一定会根植于学生心底。
理解体悟作品内涵,感受优秀民族精神
众多的古诗词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主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风骨气节等,都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好体悟,感受优秀民族精神的好凭借。
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承华夏儿女品质
与作品内涵相互映衬的,是统编教材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中华优秀诗词作者内心那彪炳史册的精神品质。《将相和》《公仪修拒收礼物》里以国家利益为上的廉颇蔺相如和公仪修、《示儿》《月是故乡明》中的家国情怀……还有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老当益壮,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光明磊落,郑燮“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贞不屈……翻开统编教材,一篇篇充满正能量内涵的作品,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绝佳范例,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和继承他们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大写的“人”。
吸纳借鉴兼容并包,凸显中华文化自信
课程标准指出要“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是文明传承之途径、是人生成长之阶梯。一直以来,中华文明就以善于学习、海纳百川闻名于世。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我们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仅在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工农业生产领域等亦是如此。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放眼世界、积极学习是分不开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学习借鉴外国文学作品不正是我们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的表现吗?我们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和对待教材中一篇篇作品,将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会使得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具活力,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综览统编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文化自信渗透在教材的每一个细微处,作为教师,我们要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牢记于心,要扎实研读教材,把教材意图和课程目标能够一一对应起来,把这一基础性任务做精做细,这样才能将建立文化自信的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走得更远,收获更多,其精神大厦建立得更加坚实。
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主动了解积累借鉴并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统编语文教材,是经无数专家教授反复实践和精心打磨,全面致力于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用好统编教材,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构筑精神家园,开阔文化视野,落实好语文课程目标。
通过识字写字教学,渗透传统优秀文化
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识字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掘汉字构成中的文化元素,比如象形字的产生、会意字的产生、字形字义的演变等,能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进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讲学生易写错的字“拜”,以《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两手之形,右下加横表示叩头须双手按地来引导学生,既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又能很快掌握字形。汉字的书写中也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时也可以巧妙利用。比如汉字中多横多竖的书写变化、左右笔画书写时的避让规则等都蕴藏着和谐之美,这种和谐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欣赏作品语言特色,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统编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数量,意在丰富学生积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教学中要通过品词析句,鉴赏它丰富的辞采及表意的精准、凝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其语言之美,感受其艺术感染力。诗词中的平仄,双声、叠韵、互文、对偶等修辞,《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都是语言美的典范。对这些内容的鉴赏,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传统文化的种子会慢慢在学生心中萌芽,文化自信一定会根植于学生心底。
理解体悟作品内涵,感受优秀民族精神
众多的古诗词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主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风骨气节等,都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好体悟,感受优秀民族精神的好凭借。
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承华夏儿女品质
与作品内涵相互映衬的,是统编教材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中华优秀诗词作者内心那彪炳史册的精神品质。《将相和》《公仪修拒收礼物》里以国家利益为上的廉颇蔺相如和公仪修、《示儿》《月是故乡明》中的家国情怀……还有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老当益壮,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光明磊落,郑燮“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贞不屈……翻开统编教材,一篇篇充满正能量内涵的作品,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绝佳范例,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和继承他们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大写的“人”。
吸纳借鉴兼容并包,凸显中华文化自信
课程标准指出要“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是文明传承之途径、是人生成长之阶梯。一直以来,中华文明就以善于学习、海纳百川闻名于世。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我们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仅在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工农业生产领域等亦是如此。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放眼世界、积极学习是分不开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学习借鉴外国文学作品不正是我们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的表现吗?我们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和对待教材中一篇篇作品,将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会使得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具活力,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综览统编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文化自信渗透在教材的每一个细微处,作为教师,我们要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牢记于心,要扎实研读教材,把教材意图和课程目标能够一一对应起来,把这一基础性任务做精做细,这样才能将建立文化自信的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走得更远,收获更多,其精神大厦建立得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