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六组”概念

□闫生厚

字数:2810 2023-01-01 版名:理论
  2022年4月份,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公布。它们准确描绘了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变革进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了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准确理解以下“六组”概念,有利于了解这些成果及其意蕴,有助于把握新理论,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
  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义务教育课程培养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是课程方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描绘的时代新人的具体画像。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时代新人,当代儿童、少年将全程参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将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儿童、少年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打铁还需自身硬,儿童、少年只有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运动技能,具有基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才能拥有立足社会的“几把刷子”,铁肩方能担道义,才能追求理想,实现理想,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反映了时代特征,继承了课程改革的优秀传统,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二、全纳性、全面性、基础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旨在保障每位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素质。全纳性、全面性、基础性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全纳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儿童、少年提供平等、适合的学习机会,努力促进所有儿童、少年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生活,关注并满足他们多样化需求;同时,要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差异,适当增加课程的选择性,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性就是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确保“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基础性就是要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聚焦核心素养,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每一位儿童、少年的未来打好基础。突出全纳性、全面性、基础性,体现了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是义务教育课程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三、核心素养、学业要求、学业质量
  核心素养、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是对课程目标不同维度的表述,是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本次课程标准变化较大的方面。本次修订,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明确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育人主线更加明晰,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得到了集中体现。学业要求是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的关于学生学习了该主题内容后应该具有的行为表现和水平的描述,是关于“学到什么程度”的素养导向的整体质量观,是国家对育人标准的规定。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新时代表达,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的依据。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不同,学业要求是学生通过学段基本、典型的教学活动形成的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整体反映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发展程度,是可测评的学习结果,可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学业要求、学业质量共同表达了课程目标是什么,达成怎样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是课程育人的关键和主线。
   四、综合育人、协同育人、学科育人
  本次修订特别强调综合育人,要求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借助大概念、大任务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的整合,促进知识结构化,促使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统筹设计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综合学习主题,突破学科边界,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课程方案要求各门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底线要求不仅显示了综合育人、协同育人在核心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还彰显了学科育人的主体地位。育人为本的课程原则要求,在落实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全力以赴种好学科育人田,主动作为种好综合育人田,紧密配合种好协同育人田。
  五、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做中学”就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学生通过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造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掌握学科思想方法,在做事中学习,“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逐步发展核心素养。“用中学”就是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中学会迁移拓展,使知识实现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变,将知识、技能、方法转化为核心素养。“创中学”就是要启发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新思路,得到真知识,发现新价值,增长新见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共同指向育人方式变革,突出切身实践,注重学生主动学习,亲身经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探究学习中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六、“教—学—评”有机衔接
  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设定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指引性、规定性的教学目标,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反映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其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科实践,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落实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再次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依据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强化素养导向,坚持多主体、多形式,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学习结果反馈,促进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使教更好地服务于学,以评促教;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以评促学。关注课堂评价、考试评价和作业评价等关键环节,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减负增效,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