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时节话煤炭
□刘永加
字数:2818
2022-12-28
版名:文化
冬季到了,也到了供暖的季节,人们在享受暖气带来温暖的时候,煤炭成为人们绕不开的话题。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是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殖质。通过地壳的变动,不断被埋入地下,长期隔绝空气,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
1973年,我国辽宁省沈阳市北陵附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新乐遗址”。当时就发现了不少“精煤”工艺制品,数量非常多。这些工艺品在出土的时候,还有碎精煤,精煤半成品和煤块97块。新乐遗址,距今已经有7200多年的历史了。据此考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煤的国家,可谓历史悠久。
●它原名竟然不叫煤
最早的煤并不是今天的煤,在唐宋以前,煤指的是烟熏的黑灰。
煤字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卷十七君守篇:“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是说孔子的学生颜回给孔子做饭,不小心烟灰掉入饭盆里,颜回就把带灰的几个饭粒抓起来吃了。这里的煤炱指的就是烟灰。此后,从南北朝时期字书《玉篇》,到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的《广韵》,对煤字的解释,都是煤炱,即烟气凝聚而成的黑灰。
既然古代的煤不是今天的煤,那么最早的煤叫什么呢?据考证,目前已知煤炭最早叫石涅,先秦时地理著作《山海经》就有三处石涅的记载,在其《西山经》中“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在其《中山经》中“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煤在古代还被称为石炭、石墨、石薪等。
那么,什么时候煤字开始有煤炭的含义呢?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卷下中有“石炭即煤”的注解,就是说周密记载了当时有人开始把石炭叫作煤。
元末《庚申外史》卷上记载,“左丞相脱脱奏曰:‘京师人烟百万,薪刍负担不便。今西山有煤炭。若都城开池、河,上受金口灌注,通舟楫往来,西山之煤可坐致于城中矣。’遂起夫役,大开河五六十里。”这个记载说明不仅煤的名字家喻户晓了,而且煤炭已逐渐替代木柴木炭成为当时临安的主要燃料。
明代时,煤称为煤炭。到了清代,煤炭的称呼则随着煤炭的质量和形状变化而被叫的更为细致。据光绪《皋兰县志》载:“煤炭,细而为末者为煤,大而成块者为炭。”有的把硬度大者称为炭,较软的称为煤;还有的把烟煤称之为炭,把无烟煤称为煤。
●古代煤井已达百米深
既然煤的使用很古老,那么如何采到煤?煤除了少数地表煤以外,大都来自于地下。最早的煤井出现在三国时期,据西晋文学家左思的《魏都赋》记载:“墨井盐池,玄滋素液。”煤在魏晋时期被称为石墨,石墨井即煤井。据记载,这种石墨井井深八丈,约20多米。
到了宋代,随着凿井技术水平的提升,煤井深度已经达到了46米左右,据河南省鹤壁市所发掘的宋元时代古煤井,为“圆形竖井,直径2.5米,井筒深46米左右”。
明清时期,煤井的深度继续向下纵深。明代《彰德府志》记载:“安阳县龙山,出石炭,入穴取之无穷,取深数十百丈。”清乾隆《白水县志》载:“煤炭,凿井三四百尺取之,足供炊爨。”乾隆《丰润县志》载唐山一带“煤井穴土三四十丈”,到了清代这些地方的煤井深度依然是100多米。
但是,清代煤井的巷道却不断延长。乾隆年间,在浙江长兴县(今长广煤矿所在地)有的煤井巷道延伸最长已达二三里。由于开采面积过大,巷道难以维护,造成事故频发,所以长兴县令一再明令煤井“不得过深远”。在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山西,不少地方煤埋藏较浅,井下巷道延伸可以更长一些,最多可几里地。由于开采半径加大,开设了若干工作面,实行分区开采。据《河曲县志》载:“窑初入甚浅,后乃渐深,极深可至数里。结伴而入,分块而伐。”
●唐代就有了焦炭
我国开采利用煤炭的历史悠久,同样烧炼焦炭的历史也很久远。唐代就出现了类似的焦炭,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从其形状、硬度、热力、耐燃程度、无火焰的特征看,这个瑞炭应该是加工而成的焦炭,说明在唐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开始烧炼焦炭了。
古代用焦炭冶铁也是始于南宋,在广东新会一处南宋末年的冶铁遗址中,出土过焦炭。因此认定南宋末年时就开始使用焦炭冶铁了。
明代学者方以智《物理小识》一书中有“礁炭”一词,就是最早使用礁炭一词的记载。《明实录》记载,天顺元年皇帝曾下令各地“派办木炭、煤炭、礁炭等料,除已征在官者,仍令起解”。这里把木炭、煤炭、礁炭三炭并列,很显然,礁炭即是焦炭。说明当时礁炭不仅生产普遍,而且产量也不少。
关于焦炭的生产情况,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煮矿石,殊为省力。”该书还记载,礁炭又有紧礁与慢礁之分,“慢礁五日不绝火,紧礁三日不绝火。”明学者孙廷铨《颜山杂记》载,煤“块者谓之硔,或谓之砟,散无力也。炼而坚之,谓之礁。顽于石,重于金铁,绿焰而辛酷,不可爇也。故礁出于炭而烈于炭。”
由礁炭变为焦炭的称呼,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编修的《泰安州志》:“莱芜之黄山……有黄、白二土,石、焦二炭。炭石可薪,而焦良于冶。颇为民利。”石、焦二炭即石炭与焦炭。说明当时山东莱芜地区不仅采煤业兴盛,而且还用煤炼焦,用焦冶铁,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从此,就有了焦炭之说。
●煤气中毒古已有之
自从人们使用了煤炭做饭取暖之后,由于使用不当煤气中毒自然而然就发生了。魏晋时曹操在邺都(今河北临漳)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冰井内储存大批煤炭。后来,晋代文学家陆云见到了,就写信给他哥哥陆机说:“一日上三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燃烟中人,不知兄颇见之否?”陆云敏锐地发现了煤炭燃烧释放烟气,使人中毒的现象。
由于煤气中毒现象不断发生,医者便积累了一些医治煤气中毒的经验。南宋宋慈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中补注就把煤气中毒列入了“意外诸毒”:“中煤炭毒,土炕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其尸软而无伤,与夜卧梦魇不能复觉者相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煤气中毒的记载,煤“甘、辛、温,有毒……人有中煤气毒者,昏瞀至死。”明代《本草汇言》记载了救治方法:“人有中石煤气者,昏瞀至死,惟灌冷水即解。”
为防止煤气中毒,人们知道加强室内通风。清康熙《长子县志》载:“以煤作火炕,稍不慎则受其毒焉。故每临卧,必蓄水灶头,及罅其卧室之纸窗,以御之。”人们不仅在室内放一盆水,还要把窗户弄个通风孔。
明清北京等地居民,为使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煤气中毒,则用一种风斗(又称风窗),便于煤气逸出,而使冷空气又不能进入屋内,以保持室温。清代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俞樾对此十分赞赏,写了一首《忆京都词》:“忆京都,冬窗不透风。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不似此间风满屋,热炭不嫌撄火毒。”
清代治疗煤气中毒的方子多了,清文晟《急救便方》载:“中煤炭毒,受毒时头晕而心口作呕者,即是。急用生萝卜汁灌之,或生咸菜水饮之,即解。”
1973年,我国辽宁省沈阳市北陵附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新乐遗址”。当时就发现了不少“精煤”工艺制品,数量非常多。这些工艺品在出土的时候,还有碎精煤,精煤半成品和煤块97块。新乐遗址,距今已经有7200多年的历史了。据此考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煤的国家,可谓历史悠久。
●它原名竟然不叫煤
最早的煤并不是今天的煤,在唐宋以前,煤指的是烟熏的黑灰。
煤字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卷十七君守篇:“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是说孔子的学生颜回给孔子做饭,不小心烟灰掉入饭盆里,颜回就把带灰的几个饭粒抓起来吃了。这里的煤炱指的就是烟灰。此后,从南北朝时期字书《玉篇》,到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的《广韵》,对煤字的解释,都是煤炱,即烟气凝聚而成的黑灰。
既然古代的煤不是今天的煤,那么最早的煤叫什么呢?据考证,目前已知煤炭最早叫石涅,先秦时地理著作《山海经》就有三处石涅的记载,在其《西山经》中“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在其《中山经》中“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煤在古代还被称为石炭、石墨、石薪等。
那么,什么时候煤字开始有煤炭的含义呢?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卷下中有“石炭即煤”的注解,就是说周密记载了当时有人开始把石炭叫作煤。
元末《庚申外史》卷上记载,“左丞相脱脱奏曰:‘京师人烟百万,薪刍负担不便。今西山有煤炭。若都城开池、河,上受金口灌注,通舟楫往来,西山之煤可坐致于城中矣。’遂起夫役,大开河五六十里。”这个记载说明不仅煤的名字家喻户晓了,而且煤炭已逐渐替代木柴木炭成为当时临安的主要燃料。
明代时,煤称为煤炭。到了清代,煤炭的称呼则随着煤炭的质量和形状变化而被叫的更为细致。据光绪《皋兰县志》载:“煤炭,细而为末者为煤,大而成块者为炭。”有的把硬度大者称为炭,较软的称为煤;还有的把烟煤称之为炭,把无烟煤称为煤。
●古代煤井已达百米深
既然煤的使用很古老,那么如何采到煤?煤除了少数地表煤以外,大都来自于地下。最早的煤井出现在三国时期,据西晋文学家左思的《魏都赋》记载:“墨井盐池,玄滋素液。”煤在魏晋时期被称为石墨,石墨井即煤井。据记载,这种石墨井井深八丈,约20多米。
到了宋代,随着凿井技术水平的提升,煤井深度已经达到了46米左右,据河南省鹤壁市所发掘的宋元时代古煤井,为“圆形竖井,直径2.5米,井筒深46米左右”。
明清时期,煤井的深度继续向下纵深。明代《彰德府志》记载:“安阳县龙山,出石炭,入穴取之无穷,取深数十百丈。”清乾隆《白水县志》载:“煤炭,凿井三四百尺取之,足供炊爨。”乾隆《丰润县志》载唐山一带“煤井穴土三四十丈”,到了清代这些地方的煤井深度依然是100多米。
但是,清代煤井的巷道却不断延长。乾隆年间,在浙江长兴县(今长广煤矿所在地)有的煤井巷道延伸最长已达二三里。由于开采面积过大,巷道难以维护,造成事故频发,所以长兴县令一再明令煤井“不得过深远”。在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山西,不少地方煤埋藏较浅,井下巷道延伸可以更长一些,最多可几里地。由于开采半径加大,开设了若干工作面,实行分区开采。据《河曲县志》载:“窑初入甚浅,后乃渐深,极深可至数里。结伴而入,分块而伐。”
●唐代就有了焦炭
我国开采利用煤炭的历史悠久,同样烧炼焦炭的历史也很久远。唐代就出现了类似的焦炭,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从其形状、硬度、热力、耐燃程度、无火焰的特征看,这个瑞炭应该是加工而成的焦炭,说明在唐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开始烧炼焦炭了。
古代用焦炭冶铁也是始于南宋,在广东新会一处南宋末年的冶铁遗址中,出土过焦炭。因此认定南宋末年时就开始使用焦炭冶铁了。
明代学者方以智《物理小识》一书中有“礁炭”一词,就是最早使用礁炭一词的记载。《明实录》记载,天顺元年皇帝曾下令各地“派办木炭、煤炭、礁炭等料,除已征在官者,仍令起解”。这里把木炭、煤炭、礁炭三炭并列,很显然,礁炭即是焦炭。说明当时礁炭不仅生产普遍,而且产量也不少。
关于焦炭的生产情况,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煮矿石,殊为省力。”该书还记载,礁炭又有紧礁与慢礁之分,“慢礁五日不绝火,紧礁三日不绝火。”明学者孙廷铨《颜山杂记》载,煤“块者谓之硔,或谓之砟,散无力也。炼而坚之,谓之礁。顽于石,重于金铁,绿焰而辛酷,不可爇也。故礁出于炭而烈于炭。”
由礁炭变为焦炭的称呼,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编修的《泰安州志》:“莱芜之黄山……有黄、白二土,石、焦二炭。炭石可薪,而焦良于冶。颇为民利。”石、焦二炭即石炭与焦炭。说明当时山东莱芜地区不仅采煤业兴盛,而且还用煤炼焦,用焦冶铁,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从此,就有了焦炭之说。
●煤气中毒古已有之
自从人们使用了煤炭做饭取暖之后,由于使用不当煤气中毒自然而然就发生了。魏晋时曹操在邺都(今河北临漳)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冰井内储存大批煤炭。后来,晋代文学家陆云见到了,就写信给他哥哥陆机说:“一日上三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燃烟中人,不知兄颇见之否?”陆云敏锐地发现了煤炭燃烧释放烟气,使人中毒的现象。
由于煤气中毒现象不断发生,医者便积累了一些医治煤气中毒的经验。南宋宋慈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中补注就把煤气中毒列入了“意外诸毒”:“中煤炭毒,土炕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其尸软而无伤,与夜卧梦魇不能复觉者相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煤气中毒的记载,煤“甘、辛、温,有毒……人有中煤气毒者,昏瞀至死。”明代《本草汇言》记载了救治方法:“人有中石煤气者,昏瞀至死,惟灌冷水即解。”
为防止煤气中毒,人们知道加强室内通风。清康熙《长子县志》载:“以煤作火炕,稍不慎则受其毒焉。故每临卧,必蓄水灶头,及罅其卧室之纸窗,以御之。”人们不仅在室内放一盆水,还要把窗户弄个通风孔。
明清北京等地居民,为使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煤气中毒,则用一种风斗(又称风窗),便于煤气逸出,而使冷空气又不能进入屋内,以保持室温。清代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俞樾对此十分赞赏,写了一首《忆京都词》:“忆京都,冬窗不透风。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不似此间风满屋,热炭不嫌撄火毒。”
清代治疗煤气中毒的方子多了,清文晟《急救便方》载:“中煤炭毒,受毒时头晕而心口作呕者,即是。急用生萝卜汁灌之,或生咸菜水饮之,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