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经验,潜心修炼

—— 读肖培东的《立足目标浅浅教学》有感

字数:988 2022-12-28 版名:悦读
   □李小娟
  今天领着学生在阅览室上阅读课,将本节课的阅读目标、方法、要求给学生明确之后,我也拿了一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翻阅。无意中,发现了肖培东老师的《立足目标浅浅教学》一文,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
  对于肖老师提出的如何确立目标途径,进行了细细解读。肖老师提出从三个方面去思考:“基于文本自身设定教学目标,借助单元思考设定教学目标,依照学情设定教学目标。”初一看,没新鲜之处。似乎我们每次设定目标时,都是从这三点出发的。可再仔细琢磨,就发现平时的教学设计,只是肖老师在文中所说的“随意的概念化”式目标。
  肖老师在“基于文本自身设定教学目标”这一板块中,提到“我们必须对这样的一篇篇文章进行多次加工,以确定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达成最适宜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新增篇目,确实会认真阅读,多次推敲。然而,对于一些传统老篇,却常常是不再进行阅读,仅凭以往的经验按部就班。就是俗话说的,穿新鞋走老路。看了肖老师对教学目标设定的探究,我又一次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差距在哪。只凭所谓的经验机械化地搬运,这样的教学又怎么可能促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呢?学习,势在必行。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肖老师在“借助单元思考设定教学目标”板块中,列举的关于《沁园春·雪》的例子。我想很多老教师可能和我一样,一看到这篇文章,首先反应的就是怎么分析、赏析,又该如何诵读。而对于“活动探究”这四个字,是不会有更多反应的。我想,如果是我在教读这篇文章,肯定会和他列举的那位老师的想法一样。在我们这些老教师心中,总是会有很多的自以为然。而这样的心态,总是让我们对周围出现的变化熟视无睹。
  回顾自己的教学,有多少次都是这样凭着以往的所谓经验在教学。在学习《说和做》时,文章前面的“预习”中明明有提示:“本文的作者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阅读时注意体会这个特点。”但我在教学时,却依然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将这篇文章按照夹叙夹议的手法分析人物。对于臧克家的语言,仅略提了几句。对于课本上的预习、阅读提示、旁批仅仅是看过两眼,实际教学中却很少用心去品析其中的深意。看了肖老师在文章中举的例子,哪一个不是用心去钻研教材之后的发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课堂有吸引力,要想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改变是必须的,而所有的改变,我想还是应该从走出经验主义,认真研读教材,潜心修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