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刘建林
字数:8825
2022-12-28
版名:纵深
(上接1版)
(三)改革成果
1.“双8”成绩影响深远。我省8所本科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数量居全国第4,学科数量居全国第7。与第一轮相比,我省新增3个学科,占全国增量的7%,增量居全国第4;省属高校工程博士点入选3个,实现填补空白,民办学校硕士学位授权实现零突破。我省8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原定目标是“保2争3”,最终推荐的8所全部入选,入选率100%,其中4所院校整体纳入高水平建设院校,在全国排名第4,西部第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被称为全国职业教育的“陕西现象”。
2.“三个全贯通”强化立德树人。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师“大练兵”、心理健康教育及“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三个全学段贯通。坚持开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持续深化并全学段开展以“集中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集中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强化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向课堂要质量;坚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构建我省大中小一体化育人体系,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3.“三个课堂”坚守课堂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着力打造“三个课堂”,即以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为基础要求,完成国本课程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校内教室教育教学的“第一课堂”;以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为空间阵地,在“第一课堂”之余时间用以消化“第一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技术技能的“第二课堂”;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为场所,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走出校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第三课堂”,在全省掀起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浪潮。“三个课堂”以大教育理念为主导,突破学科思维,统筹各科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和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学生学习进步,快乐健康成长。“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更是打破学生年龄、班级界限,建立师生全学段、全领域学习共同体,在学生的理解记忆、拓展应用和再现实践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发展螺旋式上升,实现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知识提供者和学生互动交流、熏陶感化的一体化,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实现对传统意义课堂概念的深化和变革,落实“五育并举”任务,契合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和“双减”,构建陕西省基础教育新生态,兄弟省份纷纷学习效仿。
4.“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影响全国。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其他省份纷纷学习借鉴。该行动首先从大学课堂组织的物态和教学形态重塑,颠覆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探索与研究式、讨论式、艺术化、互动式教育教学,在大学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至基础教育学段,实现了大中小全学段贯通。中小学“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以中小学精品课程培育认定和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为两大载体,通过校、县、市、省四级组织和教师参与,分级培育择优树优、省级评审认定的办法,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推动课堂教学创新,也成为全省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起始于我省的“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之重要载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上升为国家赛事,我省在第二届全国大赛中一等奖获奖数和获奖总数高居第1。获批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五类“金课”288门、入选有首批全国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18部,均居全国第5。
5.“红色筑梦之旅”形成品牌。发端于我省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燎原之势走向全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同时上升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同期活动,成为固定赛道,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陕西方案”,贡献了“陕西智慧”。连续五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我省总成绩位列前三。近年来,遍布全省90余所高校的两千余支“红旅”实践团队走进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扎根乡村振兴和扶农助农一线,创办企业500余个,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带动就业人口14万余人,2400余名大学生回到家乡成功创业,与家乡父老携手致富。“红色之旅”活动已成为一堂集党史教育课、国情思政课、创新创业课、乡村振兴课和红色筑梦课为一体的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的“陕西金课”。
6.教育教学成果奖成绩卓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每4年开展一次。2018年,第八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省本科高校获7个一等奖、35个二等奖,一等奖数和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3,高职获奖数位居全国第5,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体现了我省广大教师在立德树人、严谨笃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展现了我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
7.科学技术三大奖全国领先。陕西高校累计获国家三大奖166项,“十三五”期间高校获奖数保持在全国前6。在全省获奖总数上高校年获奖数一直保持在65%左右。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全省获奖26项,其中高校主持和参与完成的19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73.1%,较上年度提升5%,首次同年摘得2项一等奖,我省高校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4,高等院校已成为陕西原始创新的主力军。
8.疫情防控形成坚强体系。面对新冠疫情考验,我们打赢了“长安大学疫情阻击战”“研究生考试顺利组考突击战”“学生隔离转运护卫战”“百万学生放假返乡大会战”四大战役,创造了全国高校疫情防控的有效经验,赢得了广大群众普遍良好反响,受到孙春兰副总理表扬,受到教育部肯定和支持。教育部给予了国拨经费资金倾斜,硕博计划较大幅度增加,支持了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专项硕博计划,支持铜川举办省属本科院校,填补我省唯一地市没有本科层次院校的空白,支持以警官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筹建创建本科院校“警察学院”。
(四)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属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试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突出思想铸魂,努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在全国首届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中,陕西高校获奖数和获奖率均居全国第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打造了一批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强化年”活动,积极推进师德专题教育;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对违反师德行为“零容忍”。通报了39名有失德违纪行为的教师,取消了70名教师的省“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称号。
2.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不断加强,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99.3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93.33%;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95%,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14.79%,我省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实现。近五年,省属高校新进教师8000余名,其中具备博士学历比例达到72%以上,高校教师队伍逐步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职称结构日趋合理,中高级教师比例有所提升。小学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约占41.57%,副高及以上占5.12%;初中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约占15.6%;高中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约占27.3%;高校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3.51万人,约占46.6%。专业能力逐步提高。持续通过“国培计划”和“省培项目”等方式加强教师校、县、市、省四级培训,教师队伍师德素养、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3.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教师活力得到激发。全面推行“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的归口管理,切实落实中小学的用人自主权。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2022年,全省交流轮岗教师达15946人,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教师9859人,其中名师、高级教师等5428人次,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34%。全面下放高校用人自主权。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建立完善岗位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实际需求和在校学生变动情况,适时动态调整,加大对高校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对高校拟入编人员实行备案制。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2022年印发《陕西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围绕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信用和惩戒机制、实行评聘结合及严格聘后管理五个方面,落实高校职称评审权,进一步推进职称改革。
4.教育人才工作成效显著,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师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强师计划,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逐步完备。按照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切实发挥省市县三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突破9.5万人,占基础教育专任教师19.3%。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陕西高校共有“两院院士”48人,国家级人才847人,省级人才1342人、创新团队75个,二三级教授1474人,修订了二三级教授评审条件,突出了服务贡献教育教学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应用。
5.教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职业吸引力不断提升。保障教师待遇落实。夯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同步增长。不断完善荣誉制度。积极开展评优树模工作,树立新时代三秦教师良好形象。完善教师荣誉体系,近3年来评选师德标兵246人、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对象298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50个、优秀教师207人、优秀教育工作者44人、教书育人楷模27人以及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64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6个、教育世家学习宣传对象20个等,发挥各类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努力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通过对郝跃、张莎莎等一批先进典型宣介示范,严肃处理违规违纪教师,弘扬褒奖先进,树立良好教师形象,杜绝有悖师德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推动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维护师道尊严,厚植尊师文化。
二、问题研究
(一)社情省情
1.经济支撑不强。陕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保障能力与教育发展需求不匹配,加大教育投入面临较大压力。相对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我省中小幼各学段在全国的中游位次,中职及高校居后十位位次!
目前,我省教育经费使用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包括: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减税降费等影响,我省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小,教育财政经费来源有限。中央划转高校较多,我省财政负担巨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划转我省原部属高校15所,日益增加的教育经费主要由陕西地方财政支出,加大了本来就紧张的陕西高等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
2.观念相对保守。陕西地处西部,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古城西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洪涝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物华天宝,但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求稳怕乱,固步自封,创新创造思维能力不足,也还有着办教育花钱划不来等理念,社会各界协同支持学校教育不够、氛围不浓。面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召唤,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教育改革需要以新的姿态,只争朝夕,勇立潮头,高质量发展。
3.学校筹资能力弱。我省111所高等学校,其中省属学校59所,“双一流”8所大学相较于北京上海及沿海省份高校对接社会需求、开展社会服务、获取社会支持做的不够,力度也较弱。省属高校发展主要靠财政资金维持日常运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社会等资源支持,学校这方面的意识也不强,能力也不足。民办学校更是靠学费和财政补助,没有形成社会服务等能力。38所省属公办高校,2019年至2021年三年中,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两项占总收入的比例平均值为91.3%,社会资源的支持不到10%。民办高校每年获得的财政资金总量约为3亿元,全靠学费运行。
(二)普遍性问题
1.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差距依然存在,省会城市西安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陕南陕北大量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虽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相对较弱。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存在需求强、供给弱、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整体形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教育形态,即关中地区的教育资源和质量高于陕南和陕北地区,受教育年限有较大差距,教育公平程度有待提升。各学段教育发展不够协调,职业教育仍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健全;高等教育工强理弱文落后,标兵渐远、追兵渐进。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2.教师队伍建设短板问题突出。陕西有四所师范类型高校,师资培养供给各有侧重,但学科专业结构、师资水平都有短板。师范生培养改革有待深化,培养模式有待深化,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之间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不到位、乡村教师吸引力不够、生育政策调整后女教师集中休产假造成的阶段性缺编,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师德师风有待加强,学术道德问题突出,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除正常合理流动外,部分教师在评上高级职称和省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称号后不辞而别,这样的无序流动严重影响到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生态,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剧。
3.教育评价改革有待深化。教育评价事关教育事业发展方向走势。我省是全国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正在推进中,但存在着: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尚显贫乏,教育评价存在着法律依据薄弱的问题,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数量繁多,教育评价的路径选择和技术路线不科学,针对性、实效性不足,评价结果使用功利化突出等弊端。探索多元化、分类评价方式的改革力度不够,科学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治理能力亟待加强,教育督导体系仍需健全等。
(三)重点问题
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高。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结构有待优化。在部分城区公办园占比不高,存在“入公办园难”现象。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尚未建立。公办幼儿园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机制须建立和完善,制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运行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2.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省会和市、县城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农村“两类学校”薄弱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公平程度有待提升,上好学难,“城镇挤”“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3.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不明显。县域普通高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城区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升学压力与升学率制约着普通高中教育的理性回归,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机协同机制还不完善,部门保障能力还不充分;普通高中同质化办学和唯升学率等问题普遍存在,一县一校一品,离“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4.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足。职业教育产教“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劳动力市场技术技能人才供应不足,不少地方和行业出现“用工荒”,技术技能工人高薪难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省属与市属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还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职业本科的数量少,现仅有2所民办高职升格的本科院校,而且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内涵发展都有待改善。
5.高等教育发展压力较大。大学尤其“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本位思想不坚定。不少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第一使命和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位等基本认识不够,本科教育教学投入、教育教学资源、领导工作精力、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四个回归”没有很好落实。省域内高校发展水平不均。我省有6所部属高校,49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但8所“双一流”大学省属高校仅“西北大学”1所,“双万计划”立项的一流课程省属高校仅占约37%,一流专业省属高校仅占约55%,反映出我省本科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发展不均衡,省属高校的竞争力亟待提升。“前甩后追”形势日益严峻。在各省均聚焦本科教育教学全面发力的形势下,我省本科教育教学想站稳当前位次,并在本科教育教学各核心环节跻身国内第一梯队的挑战愈发严峻。
6.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内涵不足。纵向比较,我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的进步速度明显加快,建设水平显著增强,排名位次持续向好。但横向比较,研究生教育与部分省市的排名位次逐渐拉大。“双一流”大学8所、20个学科,省属高校所占份额太小,只有西北大学一所。省内知名高校如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均未进入国家“双一流”之列。在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江苏省第二轮比我省多11个,第三轮多33个,第四轮多53个;A类学科四川省第二轮比我省少5个,第三轮少2个,第四轮与我们持平。西安交大入选学科8个,数量与其实力和地位不相称,陕师大以教育见长,但教育学却与一流学科无缘;西工大、西农、西电、长大每所高校也至少应当再增加1个A类学科。此外,内涵建设需进一步强化,全省学科专业布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需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标志性成果需进一步培育,高校办学活力需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7.继续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但我省成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还不完善,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定位目标不清晰、数字化战略推进缓慢。部分普通高校发展继续教育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倾向于学历继续教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培训开展不够,关注社会效益不足,违背了继续教育的初衷,老年大学更是一票难求。
三、对策举措
(一)坚持理论创新,奠定全省教育发展的强大基础支撑
1.严守立德树人之魂。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是我们的国之大者!我们的学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在全省大中小学生中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践行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扎根西部、服务社会。成立陕西高校青年爱国奋斗宣讲联盟,开设“延安精神概论”“西迁精神”等精品课程,打造“红星陕闪”“小红专”等一批网络思政育人品牌;建立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积极探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路径选择,努力实现教书育人有效载体的设立,绝对不让超越政治底线、价值底线、道德底线的任何东西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形成立德树人的理论创新体系,使立德树人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2.突出“双主体”教育理念。双主体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成果。学校教育有两个重要的主体,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有悖于教学相长,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双主体概念突破了传统育人模式。“双主体”教学的核心是参与、互动、有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教学相长的融合教育方式。这种教学理念旨在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它不再是单纯强调学生的参与度,而是更加突出师生双方的互动,继而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主体的特点是全方位、整体性,也就是学生在学校参与的所有活动,都应该是学习活动。教师主体其根本追求就是要调动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唤醒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不同层面的两个主体交相辉映,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既是学生,也是教师生命体验的过程。我们要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两个积极性都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探索和践行“双主体”教育理念,从而使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成人成才的生命体验。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理论总结形成的,是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方针和行动纲领,是党和国家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从历史逻辑看,党的教育方针是一百年来党领导教育工作的经验集成,由过去的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过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并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重要要义,是伟大的智慧结晶。从理论逻辑看,党的教育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从实践逻辑看,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最根本的核心主线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基本途径方面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实践逻辑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深入学习把握新时代教育的总战略目标和任务,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健全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我们要通过创新育人理念和方式方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转3版)
(三)改革成果
1.“双8”成绩影响深远。我省8所本科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数量居全国第4,学科数量居全国第7。与第一轮相比,我省新增3个学科,占全国增量的7%,增量居全国第4;省属高校工程博士点入选3个,实现填补空白,民办学校硕士学位授权实现零突破。我省8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原定目标是“保2争3”,最终推荐的8所全部入选,入选率100%,其中4所院校整体纳入高水平建设院校,在全国排名第4,西部第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被称为全国职业教育的“陕西现象”。
2.“三个全贯通”强化立德树人。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师“大练兵”、心理健康教育及“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三个全学段贯通。坚持开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持续深化并全学段开展以“集中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集中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强化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向课堂要质量;坚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构建我省大中小一体化育人体系,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3.“三个课堂”坚守课堂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着力打造“三个课堂”,即以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为基础要求,完成国本课程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校内教室教育教学的“第一课堂”;以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为空间阵地,在“第一课堂”之余时间用以消化“第一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技术技能的“第二课堂”;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为场所,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走出校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第三课堂”,在全省掀起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浪潮。“三个课堂”以大教育理念为主导,突破学科思维,统筹各科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和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学生学习进步,快乐健康成长。“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更是打破学生年龄、班级界限,建立师生全学段、全领域学习共同体,在学生的理解记忆、拓展应用和再现实践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发展螺旋式上升,实现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知识提供者和学生互动交流、熏陶感化的一体化,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实现对传统意义课堂概念的深化和变革,落实“五育并举”任务,契合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和“双减”,构建陕西省基础教育新生态,兄弟省份纷纷学习效仿。
4.“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影响全国。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其他省份纷纷学习借鉴。该行动首先从大学课堂组织的物态和教学形态重塑,颠覆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探索与研究式、讨论式、艺术化、互动式教育教学,在大学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至基础教育学段,实现了大中小全学段贯通。中小学“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以中小学精品课程培育认定和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为两大载体,通过校、县、市、省四级组织和教师参与,分级培育择优树优、省级评审认定的办法,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推动课堂教学创新,也成为全省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起始于我省的“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之重要载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上升为国家赛事,我省在第二届全国大赛中一等奖获奖数和获奖总数高居第1。获批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五类“金课”288门、入选有首批全国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18部,均居全国第5。
5.“红色筑梦之旅”形成品牌。发端于我省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燎原之势走向全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同时上升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同期活动,成为固定赛道,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陕西方案”,贡献了“陕西智慧”。连续五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我省总成绩位列前三。近年来,遍布全省90余所高校的两千余支“红旅”实践团队走进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扎根乡村振兴和扶农助农一线,创办企业500余个,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带动就业人口14万余人,2400余名大学生回到家乡成功创业,与家乡父老携手致富。“红色之旅”活动已成为一堂集党史教育课、国情思政课、创新创业课、乡村振兴课和红色筑梦课为一体的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的“陕西金课”。
6.教育教学成果奖成绩卓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每4年开展一次。2018年,第八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省本科高校获7个一等奖、35个二等奖,一等奖数和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3,高职获奖数位居全国第5,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体现了我省广大教师在立德树人、严谨笃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展现了我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
7.科学技术三大奖全国领先。陕西高校累计获国家三大奖166项,“十三五”期间高校获奖数保持在全国前6。在全省获奖总数上高校年获奖数一直保持在65%左右。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全省获奖26项,其中高校主持和参与完成的19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73.1%,较上年度提升5%,首次同年摘得2项一等奖,我省高校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4,高等院校已成为陕西原始创新的主力军。
8.疫情防控形成坚强体系。面对新冠疫情考验,我们打赢了“长安大学疫情阻击战”“研究生考试顺利组考突击战”“学生隔离转运护卫战”“百万学生放假返乡大会战”四大战役,创造了全国高校疫情防控的有效经验,赢得了广大群众普遍良好反响,受到孙春兰副总理表扬,受到教育部肯定和支持。教育部给予了国拨经费资金倾斜,硕博计划较大幅度增加,支持了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专项硕博计划,支持铜川举办省属本科院校,填补我省唯一地市没有本科层次院校的空白,支持以警官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筹建创建本科院校“警察学院”。
(四)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属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试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突出思想铸魂,努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在全国首届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中,陕西高校获奖数和获奖率均居全国第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打造了一批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强化年”活动,积极推进师德专题教育;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对违反师德行为“零容忍”。通报了39名有失德违纪行为的教师,取消了70名教师的省“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称号。
2.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不断加强,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99.3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93.33%;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95%,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14.79%,我省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实现。近五年,省属高校新进教师8000余名,其中具备博士学历比例达到72%以上,高校教师队伍逐步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职称结构日趋合理,中高级教师比例有所提升。小学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约占41.57%,副高及以上占5.12%;初中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约占15.6%;高中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约占27.3%;高校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3.51万人,约占46.6%。专业能力逐步提高。持续通过“国培计划”和“省培项目”等方式加强教师校、县、市、省四级培训,教师队伍师德素养、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3.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教师活力得到激发。全面推行“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的归口管理,切实落实中小学的用人自主权。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2022年,全省交流轮岗教师达15946人,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教师9859人,其中名师、高级教师等5428人次,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34%。全面下放高校用人自主权。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建立完善岗位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实际需求和在校学生变动情况,适时动态调整,加大对高校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对高校拟入编人员实行备案制。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2022年印发《陕西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围绕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信用和惩戒机制、实行评聘结合及严格聘后管理五个方面,落实高校职称评审权,进一步推进职称改革。
4.教育人才工作成效显著,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师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强师计划,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逐步完备。按照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切实发挥省市县三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突破9.5万人,占基础教育专任教师19.3%。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陕西高校共有“两院院士”48人,国家级人才847人,省级人才1342人、创新团队75个,二三级教授1474人,修订了二三级教授评审条件,突出了服务贡献教育教学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应用。
5.教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职业吸引力不断提升。保障教师待遇落实。夯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同步增长。不断完善荣誉制度。积极开展评优树模工作,树立新时代三秦教师良好形象。完善教师荣誉体系,近3年来评选师德标兵246人、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对象298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50个、优秀教师207人、优秀教育工作者44人、教书育人楷模27人以及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64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6个、教育世家学习宣传对象20个等,发挥各类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努力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通过对郝跃、张莎莎等一批先进典型宣介示范,严肃处理违规违纪教师,弘扬褒奖先进,树立良好教师形象,杜绝有悖师德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推动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维护师道尊严,厚植尊师文化。
二、问题研究
(一)社情省情
1.经济支撑不强。陕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保障能力与教育发展需求不匹配,加大教育投入面临较大压力。相对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我省中小幼各学段在全国的中游位次,中职及高校居后十位位次!
目前,我省教育经费使用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包括: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减税降费等影响,我省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小,教育财政经费来源有限。中央划转高校较多,我省财政负担巨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划转我省原部属高校15所,日益增加的教育经费主要由陕西地方财政支出,加大了本来就紧张的陕西高等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
2.观念相对保守。陕西地处西部,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古城西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洪涝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物华天宝,但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求稳怕乱,固步自封,创新创造思维能力不足,也还有着办教育花钱划不来等理念,社会各界协同支持学校教育不够、氛围不浓。面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召唤,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教育改革需要以新的姿态,只争朝夕,勇立潮头,高质量发展。
3.学校筹资能力弱。我省111所高等学校,其中省属学校59所,“双一流”8所大学相较于北京上海及沿海省份高校对接社会需求、开展社会服务、获取社会支持做的不够,力度也较弱。省属高校发展主要靠财政资金维持日常运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社会等资源支持,学校这方面的意识也不强,能力也不足。民办学校更是靠学费和财政补助,没有形成社会服务等能力。38所省属公办高校,2019年至2021年三年中,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两项占总收入的比例平均值为91.3%,社会资源的支持不到10%。民办高校每年获得的财政资金总量约为3亿元,全靠学费运行。
(二)普遍性问题
1.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差距依然存在,省会城市西安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陕南陕北大量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虽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相对较弱。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存在需求强、供给弱、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整体形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教育形态,即关中地区的教育资源和质量高于陕南和陕北地区,受教育年限有较大差距,教育公平程度有待提升。各学段教育发展不够协调,职业教育仍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健全;高等教育工强理弱文落后,标兵渐远、追兵渐进。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2.教师队伍建设短板问题突出。陕西有四所师范类型高校,师资培养供给各有侧重,但学科专业结构、师资水平都有短板。师范生培养改革有待深化,培养模式有待深化,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之间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不到位、乡村教师吸引力不够、生育政策调整后女教师集中休产假造成的阶段性缺编,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师德师风有待加强,学术道德问题突出,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除正常合理流动外,部分教师在评上高级职称和省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称号后不辞而别,这样的无序流动严重影响到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生态,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剧。
3.教育评价改革有待深化。教育评价事关教育事业发展方向走势。我省是全国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正在推进中,但存在着: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尚显贫乏,教育评价存在着法律依据薄弱的问题,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数量繁多,教育评价的路径选择和技术路线不科学,针对性、实效性不足,评价结果使用功利化突出等弊端。探索多元化、分类评价方式的改革力度不够,科学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治理能力亟待加强,教育督导体系仍需健全等。
(三)重点问题
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高。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结构有待优化。在部分城区公办园占比不高,存在“入公办园难”现象。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尚未建立。公办幼儿园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机制须建立和完善,制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运行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2.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省会和市、县城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农村“两类学校”薄弱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公平程度有待提升,上好学难,“城镇挤”“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3.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不明显。县域普通高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城区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升学压力与升学率制约着普通高中教育的理性回归,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机协同机制还不完善,部门保障能力还不充分;普通高中同质化办学和唯升学率等问题普遍存在,一县一校一品,离“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4.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足。职业教育产教“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劳动力市场技术技能人才供应不足,不少地方和行业出现“用工荒”,技术技能工人高薪难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省属与市属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还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职业本科的数量少,现仅有2所民办高职升格的本科院校,而且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内涵发展都有待改善。
5.高等教育发展压力较大。大学尤其“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本位思想不坚定。不少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第一使命和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位等基本认识不够,本科教育教学投入、教育教学资源、领导工作精力、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四个回归”没有很好落实。省域内高校发展水平不均。我省有6所部属高校,49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但8所“双一流”大学省属高校仅“西北大学”1所,“双万计划”立项的一流课程省属高校仅占约37%,一流专业省属高校仅占约55%,反映出我省本科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发展不均衡,省属高校的竞争力亟待提升。“前甩后追”形势日益严峻。在各省均聚焦本科教育教学全面发力的形势下,我省本科教育教学想站稳当前位次,并在本科教育教学各核心环节跻身国内第一梯队的挑战愈发严峻。
6.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内涵不足。纵向比较,我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的进步速度明显加快,建设水平显著增强,排名位次持续向好。但横向比较,研究生教育与部分省市的排名位次逐渐拉大。“双一流”大学8所、20个学科,省属高校所占份额太小,只有西北大学一所。省内知名高校如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均未进入国家“双一流”之列。在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江苏省第二轮比我省多11个,第三轮多33个,第四轮多53个;A类学科四川省第二轮比我省少5个,第三轮少2个,第四轮与我们持平。西安交大入选学科8个,数量与其实力和地位不相称,陕师大以教育见长,但教育学却与一流学科无缘;西工大、西农、西电、长大每所高校也至少应当再增加1个A类学科。此外,内涵建设需进一步强化,全省学科专业布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需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标志性成果需进一步培育,高校办学活力需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7.继续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但我省成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还不完善,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定位目标不清晰、数字化战略推进缓慢。部分普通高校发展继续教育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倾向于学历继续教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培训开展不够,关注社会效益不足,违背了继续教育的初衷,老年大学更是一票难求。
三、对策举措
(一)坚持理论创新,奠定全省教育发展的强大基础支撑
1.严守立德树人之魂。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是我们的国之大者!我们的学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在全省大中小学生中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践行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扎根西部、服务社会。成立陕西高校青年爱国奋斗宣讲联盟,开设“延安精神概论”“西迁精神”等精品课程,打造“红星陕闪”“小红专”等一批网络思政育人品牌;建立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积极探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路径选择,努力实现教书育人有效载体的设立,绝对不让超越政治底线、价值底线、道德底线的任何东西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形成立德树人的理论创新体系,使立德树人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2.突出“双主体”教育理念。双主体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成果。学校教育有两个重要的主体,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有悖于教学相长,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双主体概念突破了传统育人模式。“双主体”教学的核心是参与、互动、有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教学相长的融合教育方式。这种教学理念旨在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它不再是单纯强调学生的参与度,而是更加突出师生双方的互动,继而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主体的特点是全方位、整体性,也就是学生在学校参与的所有活动,都应该是学习活动。教师主体其根本追求就是要调动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唤醒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不同层面的两个主体交相辉映,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既是学生,也是教师生命体验的过程。我们要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两个积极性都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探索和践行“双主体”教育理念,从而使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成人成才的生命体验。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理论总结形成的,是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方针和行动纲领,是党和国家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从历史逻辑看,党的教育方针是一百年来党领导教育工作的经验集成,由过去的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过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并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重要要义,是伟大的智慧结晶。从理论逻辑看,党的教育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从实践逻辑看,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最根本的核心主线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基本途径方面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实践逻辑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深入学习把握新时代教育的总战略目标和任务,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健全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我们要通过创新育人理念和方式方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