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有深度才更有效度

□王林波

字数:2178 2022-12-21 版名:悦读

  2008年,我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凭借《燕子专列》一课的教学,获得了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奖,应该说,这个成绩还算不错。经历了这次国赛,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自己需要研究的还很多,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地钻研钻研。
  那时,我特别羡慕有些选手,有名师做师傅,多幸福啊,他们成长起来当然会很快。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与名师的距离太远,也不认识他们,怎么办?另辟蹊径,我开始在网络上追随名师,开始了对名师课例的研究。
  其实,之前也看过不少名师的教学视频,读过不少名师的教学实录,但缺乏系统性。这次,我不仅要读要看,还要展开研究,让自己的课例研究更加深入。于是,我开始整理名师们的教学实录,下载他们的教学视频,进行研读深思。
  ……
  课例研究对于我的专业成长来说,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到今天,我已经坚持了十多年。
  这样一个不错的课例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让更多的老师也用起来,让更多的老师也能通过有深度的课例研究,提升教学水平,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飞跃发展?
  我想是可以的。
  当下,老师们使用的是统编版教材,如果能够提供统编教材中的课例,老师们一定会更熟悉,会觉得更实用。所研究的课例,一定要经过实践的验证,这样研究的实效性才会更强。最好还能兼顾到不同学段、不同文体的课,如果还能把老师们不常看到的语文园地等的教学也囊括其中,那就更好了。原本准备收集相关的课例,但发现现在很多网站上的视频都设置了密码,收集有一定的难度。
  索性自己上吧!于是,从2019年开始,我着手做这件事。开始研读教材、设计教学、制作课件、录制课程、整理实录。四年的时间里,我上了150多节统编教材的公开课,实现了全学段、全课型的覆盖。
  课例研究的重点其实不在课上,而在于对课例的剖析研讨上。很多老师也经常观课,很多学校的教研组也会组织老师们听课,但为什么效果不够好?我想,可能更多的一线教师只看到了课堂呈现,而没有去挖掘这堂课背后的设计意图,没有领会教学原理是什么。课例研究,我们必须从课堂看到背后教者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思考。
  我想到了吴忠豪教授,他是一线老师非常喜欢的一位大学教授,他的评课深入浅出,总能带给大家很多启示。吴忠豪教授之前做过校长,做过教研员,后来又在大学工作,可以说,他就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代表,如果他能够来剖析课堂,那老师们的收获一定不小。
  有些忐忑,但我还是鼓起勇气邀请了吴忠豪教授。吴教授也觉得这样的深度课例研究很有价值,能够给一线教师的课例研讨带来很直观的示范,对于提升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很有帮助。
  于是,我们开始了行动。
  为了带给老师们更直观的示范,我们决定用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对课例的剖析。临近春节,我才整理好了上课的视频,发给了吴教授。没想到春节后不久,吴教授就将课例评析的视频发了回来。
  打开视频,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吴教授的评析非常细致,比如课堂上学生朗读用了多长时间,哪个学生是如何回答的,他都做了细致的评析。看到这里,我能想到他认真观课、详细记录的画面;我也能推测到,在过去的二十天里,他花了多少时间进行观课记录、剖析整理。为了更直观地进行呈现,每节课的点评吴教授都制作了课件。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就是为了让老师们更真切地看到研讨课例的过程,得到更大的启示。
  吴教授不仅评课深入浅出,能够带给老师们很大的启示,没想到他虽已年过花甲,信息技术水平还那么高超。我看到他录制的评课视频都是高清版的,就问是谁帮着录制并剪辑的。吴教授说:“是我自己录制的,录好后做了些剪辑。”天哪,那一刻我有些愧疚:我能自己录制高清视频吗?我自己会进行后期的剪辑吗?吴教授简直太厉害了!
  因为我的每一课都是精心设计的,录制也很用心,加上吴教授的点评深入浅出,录制效果也很好,所以这个课程一经推出,就深得一线教师的欢迎。于是,到了秋季,我跟吴教授又推出了第二期课程,依然展现的是深度的课例研究,依旧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两期课程,涵盖了小学的三个学段,包括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园地的教学,这样全学段、全课型的课例研究对一线教师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视频版的课程深受老师们的欢迎,于是,我跟吴教授商量,精选其中的课例和评析,把最具代表性的篇目集合起来,出一本书,这样老师们就可以随时翻阅了,对老师们的教学研究帮助会更大。吴教授很赞同我的想法。
  一线老师可能看不到一节课背后的设计原理,没有关系,那就看看吴教授是怎样剖析的;学校要组织课例研讨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不要着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得到启示。
  在这本书中,大家不仅可以看到统编课该如何上,更能读懂好课背后的教学原理,这对于提升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这本书中,大家还能看到课例研究的方法,如何有效地评课,从哪些角度评课,这对于提升教研组活动的质量是很有启示的。
  在各类杂志上,大家经常会看到名师课例的点评。但吴教授的评课的特点是不仅肯定优点,还会指出不足之处,从学理的角度进行剖析,并且会给出改进建议。这对于提升老师们的课例研讨品质是非常有帮助的。老师们看不到的问题,他会告诉大家,老师们想不到的改进办法,他也会告诉大家。
  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想提升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这本书,你应该读一读。
  (摘自王林波、吴忠豪著《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例与深度评析》一书“序言”,有删节。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