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陪读热” 应理性看待

□华文

字数:966 2022-12-14 版名:声音
  近期,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尹秋玲2021年在河南、湖北两省多地县域农村调研发现,农村社会正在兴起一股“择校热”与“陪读热”,越来越多的青年父母不仅不计成本地将家庭收入投入子女择校竞争中,而且宁愿牺牲一个青年妇女的劳动力和劳动收入,也要让母亲返乡陪读,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在尹秋玲看来,不论是择校中的物质资源投入,还是陪读所代表的情感陪伴,这都意味着农村侧重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新时代的来临。
  近些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农民在致富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懂得了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承的关键因素,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很多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安心上学,选择到城镇陪读,一方面可以照看孩子,另一方面可以监管孩子学习。对此,有人担心农村陪读热会加剧教育内卷,还有人担心陪读会影响农村家庭收入,导致出现返贫的可能。笔者认为,对农村“陪读热”应辩证理性看待。
  事实上,农村“陪读热”与教育内卷并没有多大关系。过去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农村家长必须外出打工赚钱养家,无力在家照看孩子,只能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或请亲戚帮忙照看,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隔代照看或亲戚照看的弊端很多,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麻烦。孩子有父母陪伴和没有父母陪伴的差别很大,接受教育的效果截然不同,现在农村家长高度重视教育,有能力有条件陪读,何乐而不为呢?这样既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又能减轻学校教育的难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心愿,农村家长也不例外。农村家长想让孩子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的想法合情合理。过去受条件所限只能让孩子自己成才,现在有了条件,农村家长自然要加大教育投入,帮助孩子成才,这是农村教育的巨大进步,应充分肯定,并不是加剧教育内卷。
  此外,很多农村孩子的母亲到城镇陪读,并不仅仅只是照看孩子的衣食住行,而是选择在孩子上学后,到就近的超市、餐馆和社区工厂上班,这同样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并没有浪费家中的劳动力,还能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当然,地方政府和社区也可以为陪读的农村家长提供一些公益岗位,或者为他们找工作提供帮助,让家长得以兼顾陪读与工作,为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