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退出机制”需积极探索

□王军荣

字数:1129 2022-12-14 版名:声音
  好的教师进不来,不合格的教师出不去。长期以来,教师行业是否应该引入退出机制众口不一。对于“不合格教师”,除非其涉及严重的违法犯罪或师德师风问题,暂未有妥善的处理依据或标准。日前,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发布的《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引发舆论关注。根据《办法》,教师的退出渠道包括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此外,《办法》还为上述渠道列举了多种情形。(12月4日《中国新闻周刊》)

  以前想当教师的人少,实施“教师退出机制”显然不合时宜,而当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考人数10年涨了66倍,教师成为热门职业。在目前想当教师的候选人已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形下,客观上也为“教师退出机制”的出台提供了条件。笔者认为,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出发,需积极探索“教师退出机制”。
  当下,一些老师很是“佛系”,不评职称,对学生也不太负责,只完成上课和改作业的任务,至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能不能提高不管,对于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也不管,虽然不会涉及体罚行为,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佛系”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并不大。更有的老师选择“躺平”,过一天算一天,就等着领工资、退休。这些老师之所以如此表现,就是因为拥有“铁饭碗”,只要不违纪不违法,是不会被“赶”出教师队伍的。学生一旦遇到这样的老师,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连基本的学业都无法保障。如果有“教师退出机制”,这样的老师恐怕是很难出现的。
  “教师退出机制”很有必要,能够让老师有危机感,没法选择“躺平”,误人子弟的老师会越来越少,也能够让更多优秀的老师进入教师队伍。然而,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保障老师教书育人,因此,“教师退出机制”实施起来,需要防止急躁,需要公平公开,需要保障信息透明,不能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老师等。制订的制度要保障公平公正,毕竟当下对老师的考核还存在诸多的“模糊性”,如同事之间打分、领导打分,如果带着“个人感情色彩”,很容易走入误区,也会误伤到一些干实事却不会“花言巧语”的老师,如果“教师退出机制”存在漏洞,会导致出现更多投机取巧的老师,这同样也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师退出机制”实行的大前提是要去积极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多听听教师意见,集思广益,使制度变得更加完善且符合实际;另一方面要给退出老师多些机会,比如给予培训机会、改过机会、申诉机会等。当然,要有退出的硬杠制度,比如一旦触犯到“红线”,退出就没商量了。
  总之,教师队伍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不断换血。对于一些能力不强,责任心欠缺的老师应该让其退出,这是对学生的负责,对教育的负责,对未来的负责。“教师退出机制”应积极探索,尽快实施起来,这样才能警醒更多老师,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