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应对“倔”家长
□杨丽玲
字数:1682
2022-12-11
版名:知行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总会遇到“油盐不进”的“倔”家长。当班里出现“倔”家长时,班主任首先要沉着冷静,先揣摩这些家长的心理,再智慧地对其“攻心”,才能成功引导家长自愿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工作。
“自以为是型”——
先跟后带,引领家长认识到怎样做才真的适合孩子
这类家长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学校教育和班主任的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觉得自己对宏观教育把握比较准确,喜欢拿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作比较,希望教师也接受自己的观点,甚至以此干涉班主任的管理。遇到这样的家长,班主任需采取特殊方式,先解决他们的偏执,再采用先跟后带之法解决问题。首先,在情绪、角度、观点等方面给予认同,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诚意;然后顺着他的思路,引领他们看到不一样的内容,并增加他们的体验,让他们在不自觉中改变自己的看法。如国外的教育方式适合我们的国情吗?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通过发问让他们深入思考,逐渐获得他们的认同。其次,班主任可进一步和他们探讨:如果顺应他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教师的引领下,家长就能渐渐意识到自己认知的偏差,也会开始接受并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当看到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干涉班务的行为渐渐就消失了。
“感觉良好型”——
用事实说话,让家长正确认识集体中的孩子
这类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棒,听不得老师或其他同学向他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总是一味地希望老师表扬、鼓励,甚至“重用”。但事与愿违,孩子往往小毛病不少,小问题不断,量化考核成绩也相对较低,“重用不得”,家长就开始对班务工作产生埋怨,对班干部管理产生异议,甚至怀疑班主任的公平度。
对这类家长,班主任首先要对他关心班集体建设的行为进行诚挚感谢,然后耐心细致地解释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以及具体的量化考核方法及管理办法,并针对家长的质疑点解释班干部任用制度,用事实说话,让家长正确认识集体中的孩子。如举行一次班干部竞选活动,将整个过程录像,发到群里,让家长看到整个竞选过程。其次,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家长,和他一起分析本次活动的意义,再次感谢他提出的好的建议。这类家长便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认识,今后会心悦诚服地认同班主任的管理办法。
“唠叨废话型”——
问题引领抓主动
这类家长除了喜欢对班主任的管理指手画脚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尤其是班主任反映孩子问题时,常常反被其“封了口”。对此类家长,第一次班主任先耐心倾听,允许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出来。等再次交流时,班主任就要精选交流话题,并利用“提纲”掌握谈话主动权,这样,就能有效遏制家长的滔滔不绝,从而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期望过高型”——
认清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力
这类家长对孩子、教师的期望都很高,常常会把自身没实现的愿望放在孩子身上,除了让孩子产生焦虑、不安、消极的心态外,还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头论足,将孩子达不到期望值的原因归结到教师身上。面对此类家长,班主任首先不要轻易否定家长的做法,先肯定他对孩子、对教师有期待是对的,然后利用正反两方面素材,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优缺点,认清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力,以此帮助家长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并学会用中肯的目光看待孩子成长,看待教师教学,减少对教学行为的干涉。
“有理霸道型”——
冷静应对,不妥协、不屈从
这类家长除过不讲理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原则地宠孩子。只许孩子欺负别人,坚决不允许别人“对抗”,更不能容忍孩子在学校受一丁点儿委屈。一旦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被教师批评,他们立刻会质疑班主任的管理。当然,他们一般不会和班主任“协商”,认定了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就紧咬住不放。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一味妥协。因为迁就一次,可能还会有下一次。若是这样,以后班主任工作该怎么做呢?所以,为了班主任的尊严,为以后能顺利开展班务工作,班主任必须挺直腰杆育人。
总之,干涉班主任工作“油盐不进”的“倔”家长还有其他类型,但尽管类型多,却并不多见。除了班主任平时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公平、防患于未然外,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在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总之,对症下药一定能有效应对好“倔”家长。
“自以为是型”——
先跟后带,引领家长认识到怎样做才真的适合孩子
这类家长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学校教育和班主任的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觉得自己对宏观教育把握比较准确,喜欢拿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作比较,希望教师也接受自己的观点,甚至以此干涉班主任的管理。遇到这样的家长,班主任需采取特殊方式,先解决他们的偏执,再采用先跟后带之法解决问题。首先,在情绪、角度、观点等方面给予认同,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诚意;然后顺着他的思路,引领他们看到不一样的内容,并增加他们的体验,让他们在不自觉中改变自己的看法。如国外的教育方式适合我们的国情吗?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通过发问让他们深入思考,逐渐获得他们的认同。其次,班主任可进一步和他们探讨:如果顺应他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教师的引领下,家长就能渐渐意识到自己认知的偏差,也会开始接受并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当看到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干涉班务的行为渐渐就消失了。
“感觉良好型”——
用事实说话,让家长正确认识集体中的孩子
这类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棒,听不得老师或其他同学向他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总是一味地希望老师表扬、鼓励,甚至“重用”。但事与愿违,孩子往往小毛病不少,小问题不断,量化考核成绩也相对较低,“重用不得”,家长就开始对班务工作产生埋怨,对班干部管理产生异议,甚至怀疑班主任的公平度。
对这类家长,班主任首先要对他关心班集体建设的行为进行诚挚感谢,然后耐心细致地解释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以及具体的量化考核方法及管理办法,并针对家长的质疑点解释班干部任用制度,用事实说话,让家长正确认识集体中的孩子。如举行一次班干部竞选活动,将整个过程录像,发到群里,让家长看到整个竞选过程。其次,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家长,和他一起分析本次活动的意义,再次感谢他提出的好的建议。这类家长便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认识,今后会心悦诚服地认同班主任的管理办法。
“唠叨废话型”——
问题引领抓主动
这类家长除了喜欢对班主任的管理指手画脚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尤其是班主任反映孩子问题时,常常反被其“封了口”。对此类家长,第一次班主任先耐心倾听,允许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出来。等再次交流时,班主任就要精选交流话题,并利用“提纲”掌握谈话主动权,这样,就能有效遏制家长的滔滔不绝,从而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期望过高型”——
认清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力
这类家长对孩子、教师的期望都很高,常常会把自身没实现的愿望放在孩子身上,除了让孩子产生焦虑、不安、消极的心态外,还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头论足,将孩子达不到期望值的原因归结到教师身上。面对此类家长,班主任首先不要轻易否定家长的做法,先肯定他对孩子、对教师有期待是对的,然后利用正反两方面素材,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优缺点,认清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力,以此帮助家长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并学会用中肯的目光看待孩子成长,看待教师教学,减少对教学行为的干涉。
“有理霸道型”——
冷静应对,不妥协、不屈从
这类家长除过不讲理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原则地宠孩子。只许孩子欺负别人,坚决不允许别人“对抗”,更不能容忍孩子在学校受一丁点儿委屈。一旦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被教师批评,他们立刻会质疑班主任的管理。当然,他们一般不会和班主任“协商”,认定了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就紧咬住不放。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一味妥协。因为迁就一次,可能还会有下一次。若是这样,以后班主任工作该怎么做呢?所以,为了班主任的尊严,为以后能顺利开展班务工作,班主任必须挺直腰杆育人。
总之,干涉班主任工作“油盐不进”的“倔”家长还有其他类型,但尽管类型多,却并不多见。除了班主任平时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公平、防患于未然外,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在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总之,对症下药一定能有效应对好“倔”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