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分层作业实践

□冯爱虎

字数:1947 2022-12-11 版名:知行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三个梯度的任务群:基础型任务群、发展型任务群、拓展型任务群。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六大任务群,落实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在分层作业中应当形成规律性的做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梯度培养,同时,教师要在评价策略中体现分层。通过分层作业创造多种途径,推进学生在成为自己、发现自己的路上走得更远。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现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多样组合,打破封闭和程式化的操作,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知识反馈、实践、创新的途径,并科学调控评价方式、学生分层方式的动态过程。
  笔者从2004年开始研究小学阶段儿童读写,在语文分层作业的实施中有很多地方与语文新课标的提法相吻合。
  形式分层
  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讲,在学生刚入一年级,实现语言的全浸润,从听开始。听的途径有三,其一是教师规范的语言以及创编的童谣儿歌为学生搭建最美的听觉系统;其二是《新编儿歌365首》从晨读、午诵中提炼儿童语言的质感;其三是亲子共读与学校班级读书会无缝对接实现语言实践与运用的延伸。班级读书会是培养儿童“说”的最好平台,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所读所悟进行分享,实现最好的语言输出。班级“读书评比榜”为自由阅读和说提供平台,学生将自己自由阅读的书籍分享给同伴评价,由教师发给书签贴纸,在评比榜上读书多的孩子书签最多,书名如同累累硕果激励其他孩子自由阅读。写的方式有二,一种是简单记录,从一年级入学,每个学生将自己每日阅读的成绩用一句话记录在本上,教师做评价;一种是键盘输出,在学生识字时,通过键盘认识字母,打字组词,日久天长,形成输出的习惯,辅之班级网站,让学生的输出作业可以无限次浏览,互评、互学。到二年级,学生的“每日一记”,坚持六年成为道德长跑成长见证,也成为写作习惯。“班级讲坛”是语文课的特色活动,每日课前三分钟安排学生演讲三到五个新闻、趣事、感想,一个小主题、一个小思考,引发大家关注,体现演讲的特点。
  时间分层
  时间是语文教师的法宝,良好的碎片时间的利用可以建立起课程的“大建筑”。每日早读前、下午第一节课前都可以用来做诵读、“每日一记”,学生自主学习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这样利用起来了。课堂是阅读、重点习题批改的黄金时间,效率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把作业完成了。课外是自主阅读的黄金时间,课堂上的分享是课外阅读的督导,教师和学生享受课堂上的交流,这样的分享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实现,有效落实了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能力分层
  每一个作业在设计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学生完成的效果。比如课堂上15分钟写字时间,大半学生能够完成,这些学生是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都非常好的优秀学生,他们就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而一些15分钟练习未能完成或者出错的,需要再次进行听写督查,直到书写达到准确率。“每日一记”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篇幅和创作形式上都有创新,甚至愿意做“童话连载”“小说接力”,对于读写较慢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够在观察生活、发现真善美的小细节上有所收获,都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
  评价分层
  评价分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考评。过程性评价讲求童心、童趣以及有章可循。一次作业的优势可以是准确率,也可以是进步,更可以是创意。从不同学生的表现给予孩子们评价,星级评价和语言分析结合,例如孩子们完成的“每日一记”有的虽然短小,但可以看出来孩子观察细致、持续、眼光独特,教师会给予孩子最高分还会做全班分享。还有的为了说明自己的收获会配合一些创意插图,这些也是加分项,教师会在星级旁注明加分原因。随着年级的升高,星级也在不停滚动,一二年级孩子们可得五星为满星,而到三四年级晋级为十星。有些语言表达、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快的学生经常会突破老师的满星,这要在全班公示,让孩子们以榜样为标准。综合考评参与的有学生自己、学习小组、家长和教师,将学生日常作业、综合活动、阅读实践纳入综合评星中,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不同语文学习能力中的发展,让学生更重视自己的日常学习,而非一纸考卷。
  分层作业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智慧地达成核心素养的钥匙,笔者梳理了自己在分层作业中的一些探索,也是对语文新课标的进一步学习。实践再次证明,对学生进行不同梯度的语文能力训练需要进行整体规划,要避免随意性、碎片化,要用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搭建作业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做好整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