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视角下构建语文“善习”课堂的探究

□管 莹

字数:1509 2022-12-11 版名:教育理论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学校几乎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唯一场所。而且在农村地区,学校的软硬件资源有限,学生数量较多,因此,在农村教育体系当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运用有限的资源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化的学习效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所提出的语文“善习”课堂的构建,便是基于校本研究,主张充分运用语文课本教材中的习题,结合教师练习册习题筛选,将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融入有限的习题练习与讲解当中,帮助学生减负的同时,使其掌握语文阅读解题技巧和方法,最终达到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效果。
  一、校本研究与“善习”课堂
  校本研究的核心在于结合学校实际展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是基于学校展开的研究,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教材是校本研究的工具,而“善习”课堂便是笔者所在学校校本研究的成果形式,是充分结合农村学生语文习题训练量大以及课外资源较少的现实,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学生习题训练效率以达到减负效果,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善习”课堂虽仍然是以习题训练为主,但是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让学生们先进行习题的训练或者对不规范的习题答案进行思考,活跃脑力之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评,之后再改进、再练习、再巩固、再讲评,将学与习充分融合,真正实现习题训练的高效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善习”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突出学习目标,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相比较城市学生而言较低,因此要在农村学校构建“善习”课堂,需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开篇点题”,通过设计“阅读指南”或“老师的话”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引导和方向,如此才能让学生在习题中做到高效学习。如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不少问题涉及“重点字词理解”的知识点,为此教师在课堂练习之前,通过“老师的话”给予学生一定提示,在习题前写上“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两个单元的学习,大家对‘抓重点词语,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个训练项目掌握得怎样了?老师想通过一个小练习考考大家,谁回答得又快又好有奖励哦!”之类的话,既有激励,又显得亲切,自然事半功倍,起到减负效果。
  (二)主张个性思考,关注学生内心情感收获
  “善习”课堂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把知识点写出来,而是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去解开新的难题,通过一定的逻辑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更为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与收获,因此“善习”课堂的构建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个性思考与表达。语文阅读试题当中的“个性化阅读”,打破了唯一答案的禁锢,为此提供了训练内容。而针对此类练习题的训练,要达到“善习”效果,需要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循循善诱,鼓励其讲出“真心话”,由此得以实现学生内心满足与知识训练效果的双重效果。习题不再是枯燥的练习,减负也便无从谈起。
  (三)课外延伸拓展,注重生活资源的应用
  语文课程的核心向来便是“大语文”,主张将“教材”和“生活”充分结合,从而将知识巩固与训练延伸到课本之外,链接到生活之中,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盎然生趣。“善习”课堂的成功构建主要体现的便是学生能在生活中做到善于思考、善于阅读、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因此在“善习”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生活类习题的练习。
  “善习”课堂的构建,是校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习题训练的一次创新,强调在让学生减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选例题训练,让学生在“善教、善问、善启”中实现“善学、善习、善思”,达到事半功倍的语文习题训练效果,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作者单位:陕西省泾阳县三渠镇武寨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