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形式主义进校园需全面发力

□梁 好

字数:1301 2022-12-07 版名:声音
  据《教育家》报道,最近,部分基层中小学负责人和教师反映,一些评比检查和非教学任务干扰正常教学,形式主义之弊影响校园健康发展。部分地区中小学非教学考核名目多,迎接督导检查、调研考察任务繁重,一些形式主义和留痕主义“进校园、入课堂”,评先争优变“秀场”,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沉重负担,严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对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安心、静心、舒心的从教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做法,避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基层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遏制形式主义进校园,需要全面发力。
  一是把好检查评比“入口关”。要去除基层学校的形式主义,必须把好各类检查评比的“入口关”,将各类检查评比挡在校门之外。《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将中央关于学校、教师减负的精神宣传到位,并划定红线,使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严格自律,不将行政之手伸向基层学校,营造清静的教育环境。
  二是严格检查评比“审核关”。一方面,各部门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实施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确需要实施的,应会商教育行政部门报党委、政府研究后批准实施,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实施,随意进校园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开展的各类检查、评比、督导等事项,也应统筹规划,严格控制总量与频次。推进教育督导检查归口管理,将行政业务检查划归、整合至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中,实施常态化监管。推进实施年度目标管理综合性督导,变单一性、分散性检查为综合性评估,全面压减基层学校迎检负担。
  三是提升督导检查“专业性”。要遏制形式主义进校园,需要改进督导检查方式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注重实地查看、课堂观察、过程性监控,以客观的事实作为评价判断的依据,做到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实现真指导。要建立完善督导专家库,针对不同内容的督导检查,选派专业性强的督导人员,保障督导检查的“专业性”。以专业的督导活动,挤干督导检查中的水分,变行政检查为专业指导,切实为基层学校减负。
  四是推进学校办学“自主性”。检查、评比、调研、指导,是基于学校外部环境的行政管控,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得过宽、过细、过滥的结果,是对学校管理的不信任。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理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学校自主运行机制的建立完善,对于学校管理的细枝末节,要充分放手学校,让学校拥有更多的精力自主办学。对于自主运行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学校,推行督导检查免检制度,杜绝过度的行政干扰。通过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校长任期结束综合性督导评估,全面考核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学校负担过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