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原因写具体”真的好难

□何 捷

字数:1991 2022-12-04 版名:知行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在设计与执教的时候,要注意教科书中的一处提示,因为其难以完成。
  教科书对本次习作给出提示——“把原因写具体”。意思是提示教师指导学生,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原因写具体。殊不知,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系数很高,而且,真要实施了,或许让写作变得更加艰难,甚至难以完成。因此,“把原因写具体”是需要修改的。
  首先,假如原因写具体了,经过又该如何呢?
  写具体,并非空穴来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三学段“交流与表达”实践活动中提出的要求是“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可见,写具体,确实是第三学段写作的要求之一。把经过写具体,既符合课标要求,又与实际操作相吻合。但是,很少提出把“原因”写具体的。
  原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三要素,历来重视写具体的是事件的经过,相对于经过而言,原因反倒要略写,这样有助于让读者关注经过,也有助于作者在写经过的段落中,具体展开事件全貌,让读者的感受更深刻、更全面。而且,本次写作中提出的“原因”,是来自内心的一种想法、感受,即作者本人是如何认定“某一要素带来生活的改变”。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原因,就是作者内心的认定,就是作者的思考和评论。这又能多么具体地写出呢?
  其次,从落实目标的需求看,体验才是关键,原因紧随其后。
  我们产生一定的想法,必定在相关的体验、经历之后。值得详细写的,可以写得详细的,正是之前的体验、经历,也就是事件的经过部分。
  例如,要说明“运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可以写“为什么运动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答案是“运动能让人身体变得轻盈,能让心情变得舒畅”。发现了吗?这些表述就是“运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原因,而这个原因真写“具体”了,也就是清清楚楚的两三句话。倘若要再增加,就成了重复累赘的废话了。而且,这样的体会,必须在体验之后才能产生,应该是属于事后的想法。
  再从教科书中提出的学习目标来看,重点是体验。本案的学习目标是“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要达成目标,需要写生活体验,也要表达想法。而且,真实的生活改变过程,就是先有体验,再有想法。想法,紧随体验其后,应当略写。事实上,即便是名家写作,“体验+想法”一类的,也是重体验、轻想法。例如老舍的《养花》,老舍表达自己爱花、爱养花的原因,就是最后一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而具体讲述自己养花的经历,发生的事件,用了整整六个自然段。什么部分该具体写,名家作了示范。
  第三,写“想法”,并非本次写作的重点。
  作为具体写的,应该是本次写作的重点。但“想法”不应确立为本次写作的重点。
  本课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让生活更美好》的写作重点确定在“更”这个题眼上。所谓“更”,第一来自于对比;第二要写出变化的细节;第三要表达内心的感受。写作重点落在具体写“生活因为这一重要因素而发生的变化”,需要作者进行详细的前后对比。相对而言,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变化发生之后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即可。这是水到渠成的,不需要,也无法具体写。
  做一个假设——真的具体写了原因,又会如何?
  那么,文章就成了典型的空发议论。还以《运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例,一大段的感受游离于真实的体验,缺乏事例的支撑,空洞地发表议论就可以。很可能学生会为了“把原因写具体”而去摘抄和堆砌一些网络素材。
  顺便说一下,执教此案,以冯骥才的《珍珠鸟》为范文是极好的。
  作为范文,题目可以暂时更改为《信赖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原文中,冯先生写了自己如何获得珍珠鸟的信赖,写了这份信赖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化的。从起初的不相信到逐渐相信,再到亲密接触,最后完全放松地睡在作者的肩头。作者也详细具体地写了这一过程。而最后的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奇迹,正是作者的感受,也是为什么说“信赖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原因。
  再次证明,相对变化过程而言,原因很难具体写。
  以此文为范文,到底学什么,如何写呢?当然不是模仿冯骥才先生老道的文笔。那不是小学生需要模仿的,是用来欣赏的。使用《珍珠鸟》为范文,可以这样教:
  1.将文题进行修改。
  2.将原文进行梳理,把握“从不信到信赖”的基本写作路径。这一步类似列出写作提纲。
  3.尝试调整原文,将原文进行适当缩减与变化,突出珍珠鸟孵化出来后,与作者越来越亲近,越来越信赖的几个小场景、小事件,指导学生以自己的素材,学习写具体的变化过程。
  4.尝试增加若干“反面案例”,简单举例,证明“缺乏信赖让生活失去美好”。
  5.总结原因,点明信赖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抒发作者的感受。
  最后必须承认:这一解读结果,很有可能是我们的误解,或是无法真正理解与操作“把原因写具体”,不明确这一要求到底让教师在执教中要做些什么。但无论如何,一线教学产生了误解、误读,都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作为教科书来说,精准无误的表达是底线,也是修订时的追求。
  所以,这句教学指示,应该引起关注,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