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之单元整合分析

□文晓琴

字数:1535 2022-12-04 版名:知行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起点与归宿。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对于教与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目标不准确、不完整、不清晰、不切实际等问题,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如何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是一位成熟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在统编语文教材大单元主题下,如何准确确定大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排具有“主题+任务群”双线组织的大单元特点。这里的单元跟以往教材设定的单元不同。崔允漷教授说:“这里的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在这个观念指导下,教师站在大单元的角度来整体设计,整体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有单元的整体意识,将一个单元的课文放到一起来思考,整体分析、梳理、提炼出整个单元共有的话题或者主题;其次,教师还要有单元整合的意识与能力,在整合、加工的基础上,依据学情及教师特长,设计教学的任务与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提升核心素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梳理整合教材呢?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有三篇课文,由五首诗与两篇小说构成。课文文体不同、诗人时代不同、国籍不同。在青春主题的主导下,横向勾连比较,我们会发现作者创作的年龄、创作的背景、选取的形象,都有共同之处。创作都是在作者青年时期,时代都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都关注国家命运、社会的发展。课文形象都是富有生命力的人或物。这里的每一个点都值得教师设计探究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经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能让学生在青春价值主题的探究活动中,从多个角度形成自己对青春价值的理解。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的分析、比较、审美与鉴赏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品质得以熏陶。
  经过这样的分析与思考,结合单元导读,我们就可以这样表述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
  1.通读单元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状况,概括各自创作的意图,感悟青春激情。
  2.通观课文从语言、形象、手法等角度梳理,概括其特点,体会作者给予的情感。
  3.以一首诗歌为样板,写自己对青春的认识与理解。
  大单元目标确定之后,就可以结合课文,具体分解为课时目标,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是第一种整合的方式:整单元贯通横向勾连。
  第二种是整单元贯通纵向挖掘。教师要能探究出课文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读懂编者的意图。比如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本单元有三课,共四篇文章,两首诗。前三篇是人物通讯,以叙事为主;后一篇是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那么为什么在人物通讯后,安排学习新闻评论呢?又为什么在新闻体裁之后安排诗歌鉴赏呢?可能很多老师都会觉得教材编得太杂乱了。我们细细梳理:人物通讯是报道先进人物事迹,以叙为主;新闻评论是阐释劳动精神,以议论为主。这样安排从人物活动到人物精神,学生认知从表象到内涵,这是思维进阶的体现。再从时间上看,前三篇课文是有关现代的,后一课是有关古代的,这就告诉我们劳动是贯穿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的,劳动精神是要永远传承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是永恒的。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梳理出课文之间由浅入深、由古至今的逻辑关系了。结合单元导读,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抓住主要事件梳理出新闻人物的事迹,体会人民精神品质,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2.勾画圈点,抓关键词句,用思维导图厘清层次关系,明确论证的思路。
  3.补充材料,对比辨识新闻评论的特点,学习评论角度与方法,针对具体的事件或人物进行评论。
  4.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劳动的场景,感受劳动的欢愉,认识劳动的价值。
  综上所述,可以说大单元教学目标撰写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有单元整合的意识。整合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思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