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寺散记

□解维汉

字数:1556 2022-11-30 版名:文苑

  2022年夏天,因参与“光彩杯”诗曲大赛评奖在泾阳县桥底镇东沟村住了三天。闻说居住的小楼旁就是历史悠久的大安寺,便在一天早晨去探个究竟。
  大门外便是当年李仪祉先生修建的笔直齐整的泾惠渠,渠中引来的泾河水日夜流淌。大安寺在一处十几米高的台墩之上,顺着青砖台阶缓缓走了上去,顶上是一处宽阔的大平台。台的周围有长排的石栏杆相连环抱。两只石狮子后面,便是一座上覆弧形砖雕花墙的月亮门,门内铁香炉后面就是大殿了。佛龛内供奉着一尊佛像,殿中并无僧尼,却持续播放着唱经的曲子。
  从寺中说明文字牌得知,大安寺的“大”应该读“代”音,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公元407年,匈奴大夏国(又称赫连夏)赫连勃勃兵进关中、剑指长安,一路上残暴嗜杀。赫连勃勃率军驻扎在北宁村(今石桥镇石桥村二郎沟村),大本营就设在桥底镇镇东的制高点大安寺土丘之上,戒备森严,为便于和关中各地联系,在大安寺建了一座烽火台,史称“赫连台”,台高约5丈,顶上修有烟火池,旁修蔽房,有兵把守,严密防范。大安寺周围15公里还建有多座用于报警的小烽火台。屡经战乱,烽火台已荡然无存,但民间仍流传着当年修筑烽火台的故事。后来大夏国被北魏所败,退出关中,赫连台改台为寺,一度香火鼎盛,但后来经历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两次“灭佛”,逐渐荒芜废弃。到了明代重修,公元1728年雍正年间重建寺院,时有大殿两座,香火极为旺盛,成为当年关中重要的佛教寺庙。民国时的大安寺登记有土地60亩,另外还有水、旱田100亩。
  1942年春,左联发起人之一、现代作家、教育家冯润璋先生与大安寺僧人协商后,在大安寺创办泾阳县私立仲麓中学,从事革命教育工作。大安寺北依仲山,故称“仲麓”。冯润璋先生系泾阳县白王乡冯家沟人,早年在上海、陕西、河南、天津、山东等地创办刊物报纸,发表小说、诗歌,积极投身革命活动,1934年他回到陕西先后在三原、凤翔任教。仲麓中学开办第二年,泾阳县简易师范学校也迁到这里,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重点。仲麓中学1949年更名为泾阳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更名为泾阳县石桥中学,为泾阳县培养师资力量和革命干部作出了卓越贡献。2005年时,因校舍危房过多,学校从大安寺迁出,现场至今遗存几座民国校舍和建国后校舍,经常有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来到这里重寻故地走进校舍,深情追忆当年上课的点点滴滴。
  大安寺园区内风景美丽,除了中心区的烽火台和寺院,周围还分布有4座凉亭、几排回廊、一片人工湖、一座戏台、一处广场和多条散步林荫小道。园区里大树很多,植被丰厚,处处浓阴遮蔽,鸟语花香,是一处幽静美丽的公园,许多集体活动都安排在这里进行。
  近年来,热心公益事业的吕东先生花巨资对早已残破不堪的大安寺进行了修缮,还在这里建立了大安寺养生园。我们看到当地一批老年人在这里聚堆静养,安度晚年。园内还建立了信德国学讲堂、道家养生基地,一些热衷于养生的人士在这里打坐、辟谷、禅修、品茗、对弈,弘扬道家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体验极简主义的天人合一生活方式,也尽情享受蔬果飘香的农家田园之乐。2014年光彩书画院进驻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扶贫协会等组织的创作及扶持基地。一批批书画家来到这里临池挥毫,园内到处散发着翰墨的浓香。园里后面有一座水塔,每天向当地村民免费定时供水,让东沟村村民吃上清澈卫生的自来水。
  小住的数天内,我对大安寺充满了浓厚感情,写下了一首《七绝·登泾阳赫连勃勃烽火台》诗:“点点佛灯照眼明,烽烟散尽一台空。千秋雄悍风吹去,唯闻鹅叫两三声。”
  在中国的乡村,像泾阳大安寺这样的庙宇很多,虽然规模不大,但都很接地气,当地老百姓祈求添福加寿消灾免难都会来这里求神拜佛,虚落无所寄的心绪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份慰藉和心灵寄托。历史云烟飘散几千年,人们的命运也随着沧桑巨变起起伏伏悲悲喜喜,但崇尚安居乐业、向往太平盛世的心态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