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篾匠

□宋 扬

字数:1533 2022-11-30 版名:文苑
 “……纺织娘,没衣裳;泥瓦匠,住草房……”童谣道出生活之不易。泥瓦匠住不起瓦房,好歹也得有个自己的窝。要修草房,就离不开篾匠。
  篾匠的手都厚实,骨指关节都肿大,手心手背都干燥皲裂,沟壑纵横。嫌戴手套笨拙麻烦,篾匠从不用手套。篾刀挥起来,片开的篾条有的尖似针,有的绕指柔。篾条也是锋利的刀和剑。人与刀切割一根根与世无争、浑圆中通的竹,也慢慢被竹和时光反击、切割、穿刺。哪一个篾匠的手、哪一把篾刀不是伤痕累累、千疮百孔?
  “有囝不学篾匠,站起来活和尚,蹲下来孵鸡娘。”篾匠站着剖篾,双手并用,嘴巴补凑,很像和尚在念经;篾匠蹲在地上修补竹器,又如母鸡在孵蛋。“篾匠学得精,鸡屎食三斤”,篾匠一手拿刀,一手持篾,咬住篾片,慢慢扯开,篾片长,只能拖到地下。那时,家家鸡鸭成群,“黄金”遍地,鸡屎难免沾上篾片,进入篾匠嘴巴。乡间俗语诉说着篾匠的艰辛和无奈。
  劈篾是篾匠的基本功。嘣,嘣,嘣,一根根大青竹被篾刀伐倒。剔去竹丫,篾匠开始劈篾。篾刀将一筒青竹剖开,一剖二,二剖四,四剖八……哗,哗,哗,裂帛一样撕下去,破竹之声四起。备好料,有人蹿身上梁。上面的接,下面的抛,篾匠把一根根竹竿和一捆捆剖得粗细均匀的篾条都弄上了房顶。篾匠用整竹作房檩,以一指宽的粗篾为龙骨,把细如麻绳的篾丝当绳子。篾匠在新搭起的房架上一层层铺开早已用铡刀切齐的麦秸秆或稻草,然后层层捆扎,层层推进。最后,篾匠甩开膀子,提起梳板层层拍打房顶。打到房顶平滑得像两张斜贴在墙顶的亮黄厚纸,一座崭新的草房才算大功告成。
  篾匠往往烟瘾大。瘾大,也绝不在房顶抽烟,这是篾匠的规矩。大约忙活一两个时辰后,主人家招呼篾匠下房“磨刀”。“磨刀”,就是吧嗒吧嗒抽旱烟。白天的旱烟夜晚的酒,这两样东西,篾匠看得重。“刀”“磨”好了,篾匠疲乏的腰身又有了劲儿。近日,我于网上看到成都杜甫草堂大规模翻新茅草屋的视频。视频中,那几位篾匠都已年过古稀,他们站在房顶,颤颤巍巍的,让人不由得替他们捏一把汗。篾匠业后继乏人,一百年、一千年以后,杜甫草堂恐怕只能以非茅草的形态存在——彼时,哪里还能找到懂手工盖草房的老篾匠?记者采访那些老篾匠,问他们的徒弟怎么没来。他们自嘲:“现在哪里还有草房子?现在的年轻人,哪个还肯学这个手艺喔?”
  我的父亲也曾是无数篾匠中的一员。我们举家搬离农村时,父亲虔诚地取下他的那把挂在墙壁上的篾刀,父亲还执意到灶房外的土里起出那块他磨了几十年刀的石头,用报纸裹了,放进我车的后备箱。进城后,父亲的篾刀和父亲一样威风不再,沦落为只配砍骨头的家伙什儿。再后来,父亲终于找到钢筋水泥的一处软肋,那块磨刀石在小区花坛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立了起来,像它依然站在故乡的土里一样。我一直在想:父亲固执地将坚硬的磨刀石插入柔软的泥土,是否也算在坚硬的都市生活中固执地留存了温柔的乡土记忆?
  我和妹妹分别住在同一省城的不同郊县。在妹妹家生活一段时间后,父亲准会抽空往我这边跑。每次来,父亲进门的第一句话总是“我先把刀拿下去磨一下”。磨刀时,父亲来回推拉,额头沁出汗珠。自来水和着父亲的汗水,和着石与刀的汗和血,磨成了石浆。石浆从磨刀石上一股一股往下流,流成一条条灰褐的蚯蚓。磨一阵,父亲直起佝偻着的腰,眯起一只眼,对着光看刀刃。刀终于磨好了,我仔细观察父亲的那把篾刀,刃正,不偏不卷。我的拇指在刀刃上横向轻轻滑过,有强烈而细密的颗粒感。至此,父亲的篾刀又一次火中凤凰一样涅槃,成为了全新而锃亮的自己。
  进城十多年后,父亲那把篾刀曾经一直直溜的刀脊变得坑坑洼洼,曾经略微外凸的刀刃往里凹了进去,还出现了两个豁口。用刀的父亲,曾经健硕的父亲,身体单薄到像他的那把被岁月磨小的篾刀。父亲和他的篾刀以及他的磨刀石,都成了永远挂在故乡夜空中的那片消瘦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