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石泉:

用“三个课堂”铺就育人新路径

□本报记者 丁洪刚

字数:2946 2022-11-23 版名:视点


学生们在课后服务中练习书法

  “叔叔,请尝尝我们做的粉丝蒜蓉虾!”
  “这是我们做的西红柿炒鸡蛋!”……
  近日,记者走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中小学,在城关一小五年级(1)班烹饪实践课上,孩子们端上自己亲手做的各式菜肴,纷纷热情邀请记者品尝。这不是一堂简单的实践课,而是融入了英语内容的课,每组烹饪区前摆放有主要食材的英语单词卡片。“我喜欢上这种劳动实践课,让我提高了动手能力。”学生陈紫嫣高兴地说,“我们可以一边做菜,一边学英语。”
  这个场面是石泉县“三个课堂”建设中的一个小镜头。近年来,该县构建绿色质量评价体系,全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出“课堂革命·石泉行动”,通过抓实“三个课堂”,实施全面融合育人体系,有力促进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堂改革,让乡村学校“变道超车”
  “‘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开展的基础。‘第一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证学生有时间,家长愿意让学生参加‘第二、第三课堂’,没有后顾之忧。”城关一小校长余顺康向记者介绍。
  为此,该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43%的教师都是“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每周各科老师都会参与半日教研,通过看名师上课、听专题讲座,专业素质不断提升。通过名师领航课,学校将名师团队的辐射引领作用发挥到全县小学。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张远珍是省级教学能手和市级学科带头人,由她成立的名师工作室是全县9个学科名师领航工作室之一,24位成员都是县域内的年轻老师。“‘第一课堂’基础要打扎实,还得在老师身上下功夫。通过培养他们成为各自学校的教学骨干,把工作室里学到的东西辐射到他们学校去,带动其他老师共同进步。”张远珍说。
  距离城关一小几十公里的池河中学,近三年通过课堂改革,教学质量跃居全县前列,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可在三年前,校长胡宇田怀抱回报家乡的热切愿望踏进校园后,却发现困难重重。“原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就是要成绩,老师们没有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只能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老师拼命去讲,学生不学逼着学,师生双方都很痛苦。”2020年,学校将全体老师带到西安兄弟学校进行了深度学习,回来后结合学校现状,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借着“课堂革命”的东风,如今学校添置了智慧黑板,开展了平板教学。“我把合作学习、智慧生态课堂都融入到课堂里,课堂改革缩短了城乡差距,学校实现了‘变道超车’。”胡宇田兴奋地说。“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让我的孩子性格变了,原来很内向,现在变得善于表达,很自信。”有家长说。
  “课堂不变,学生就不变,我们把课堂改革作为突破口,从2014年就开始进行课堂改革。”石泉县师训教研中心主任陈永健说,我们以“备教学评研一致性”为抓手,紧扣“五个有效”突出基本知识传授,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坚持骨干带动、名师引领、名校联盟,实施乡村教师访县域名校工程,着力提升了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以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深度融合为指导,以线上领航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以“教师领航课”为载体,助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义务段领航课利用半日教研制度组织实施,组建学习共同体,让老师持续得到培训。三年来,共推出领航课168期,学校推送教师达标课860节,平均合格率为96.89%,评选“优课”271节。
  课后服务,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菜单”

  9月开学不久,一年一度的校园丰收节在池河中学又一次上演。学生们抬着自己种的大南瓜,捧着玉米、辣椒、红薯等丰收成果向师生展示,惹人注目。
  在校园劳动实践园里,一块块平整的地块上插着各班的牌子。这里原来是废弃的宿舍,为了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进行了拆除,原来的地基正好把地分成了小块,全校15个班每班分得1块。学校老师李波说:“我们的生源主要是农村学生,他们急缺农耕方面的技能。刚开始学生连地都不会挖,推行两年后,学生回家能给家里帮忙干农活、做家务了。”
  “现在教学成绩考核变过来了,改到了25分,占的很少,倒逼‘第二课堂’要开起来,对农村孩子特别有用。学生有天赋、有特长,我们就给提供条件。”胡宇田说。这种考核指的是石泉县对中小学构建的绿色质量评价体系,从基础规范指标、五育融合指标、增值创新指标、底线管理指标、重大事项和社会满意度六项指标对学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同以前相比,五育融合指标中将教学业绩由原先的50分降低到20至25分不等,着力破解“唯分数”“见分不见人”等评价弊端,将五育全面纳入考核之中。绿色质量评价为“三个课堂”开展提供了保障。
  位于郊区的城关三小立足县域乡土文化,发挥农耕传统优势,以“耕读文化”为引领,形成了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到处都能见到劳动教育元素,围墙上的24节气诗词,楼道的农业发展史展板,橱窗里的劳动榜样,广播里的劳动故事……
  石泉县不断丰富完善“第二课堂”内容,每年常态化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活动,坚持“一校一策、一校多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菜单。“去年我们课后服务全覆盖,整合各乡村少年宫、基层活动站等实践场所资源,形成了‘基础作业辅导+学校特色项目+特长素质拓展’的课后服务‘1+1+X’模式。”石泉县教体科技局教体股股长熊军说。
  面对课后服务师资不足的问题,各校采取了挖潜扩能、增补师资、走教等措施去解决。在城关一小,73岁的汉调二黄老艺术家走上讲台,学科老师身穿汉服,摇身一变成为社团老师……熊军介绍道,“为解决专业师资不足问题,全县学校根据各科教师的特长爱好,做好课后服务岗位再培训,先学后教。聘请有资质、有专长的社会热心人士、家长志愿者担任辅导教师。”2022年春季学期,全县共外聘辅导教师47人。对在编有专长的专业教师,允许跨校走教,弥补薄弱学校专业教师不足问题。
  针对课后服务延长了教师的在校时间,各校采取了弹性上下班。城关一小规定教职工在课后服务第一课时结束后可弹性下班。对有送孩子上幼儿园需求的老师,早上上班可晚到20分钟。
  研学旅行,
  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壁垒

  在鎏金铜蚕发现地、研学示范基地石泉县池河镇,该镇以农耕文化、蚕桑文化为核心,有集中连片的桑园近万亩,桑树品种有一千余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研学的学生们通过桑田耕作、蚕室喂养、桑果采摘、参观博览园等形式,寓教于乐、寓学于游,感受不一样的课堂乐趣。草池湾是国宝朱鹮的自然栖息地,来自不同学校的师生们在草地与水田、大山与溪流为背景的舞台上表演节目、展示才艺;大家还组成插秧小分队,挽起袖子、裤腿下到田里体验插秧的乐趣,学习水稻的种植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在石泉,研学旅行无处不在。全县通过研学旅行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壁垒,探索实践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方法和实施途径,实现课前课后融会贯通,强化了“第三课堂”,拓宽了实践育人的新渠道,建成7个省市县研学基地,3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所劳动教育示范校,开发研学课程40余门,形成了6条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初步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研学工作体系。
  “‘三个课堂’是相辅相成的。”余顺康发现,“三个课堂”协调发展之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90%以上的学生回家后不是趴着写作业了,而是干家务、锻炼、阅读、听歌,家庭的应有功能发挥出来了。“‘三个课堂’对老师的成长作用积极,专业发展上对老师要求提高了,倒逼着老师成长,他们有了紧迫感,成长速度在加快。在‘第二、第三课堂’,老师的个人专长得到发挥,多彩的一面有了展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