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参与研制卫星 是实践教育创新

□圣 宜

字数:917 2022-11-16 版名:声音
  据《浙江日报》报道,11月4日,“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8卫星工程”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记者从现场得知,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中学部学生将参与打造航天科普卫星,预计在3年内发射上天。据介绍,这一科普卫星将严格按照航天工程化的研制流程开展,学生可全流程参与卫星载荷设计、研制、组装、测试等工作。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集中体现的卫星技术,一群初中生能够掌握?这看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拔苗助长”。实际上,这些初中生参与研制的卫星只是“简易版”,个头小,不像航天科研院所一样从零起步完成一颗卫星的研制,而且这些初中生还接受了航天专家历时近一年的指导。所以,虽然研制卫星是一件高难度的“技术活”,但这些初中生参与研制卫星,难度却大大降低,也并非不可能。
  而这还不是中国初中生第一次参与卫星研制。2016年,中国第一颗中学生科普卫星成功发射。此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多个单位启动实施了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中学部学生参与研制的卫星属于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系列。此前,北京八一中学、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山西太原市进山中学等六所学校的学生分别参与研制了一颗卫星,并发射成功。
  让初中生参与研制卫星,“飞天梦”不再只是说说,而是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一步步实现,这样能让孩子们的“航天梦”不再遥远,能让梦想有质感、有重量,也能够激发这些初中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参与研制卫星,让研制卫星成为一次绝好的实践课程,这样的实践课程更有体验感,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数理化知识、掌握的航天知识,在航天工程里能够找到应用场景,这样能够更好学以致用,促进知识的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任务。“航天梦”要从娃娃抓起,让初中生参与研制卫星,是对“高科技人才”的早期培育。初中生参与研制卫星,是可贵的实践教育创新。这样的“创新课堂”也值得推广,笔者认为,不仅有必要让更多的学校与学生参与到研制卫星计划中来,在其他课程中,也有必要多一些这样的“创新课堂”,让课本知识能够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孩子能够在玩中学、研中学、做中学,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