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是一种生活

□施崇伟

字数:966 2022-11-16 版名:文苑
  接到一个电话,是多年前的学生。声音已无法辨识,但他说出名字时我仍能想起他从前常挂着鼻涕的样子。是他的“约见”,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多年前。八年的乡村小学教师经历,在进入怀旧的老年是我最多的回味。
  1985年,我师范毕业被安排到乡村小学任教。全校四个老师各教一班共百十来个学生娃。根本用不着敲钟,某一个老师站在院子里高吼一声“上课了”,孩子们就像小鸡归笼回到各自的教室;又一声“下课了”,校园里就热闹成了一个大家庭的堂屋。放学后,其他老师都要回家种地去,总有几个大点儿的孩子主动留下来,帮我生火、煮饭,等到炊烟袅袅饭菜香了他们才蹦跳着回家去。学校是一座旧庙改建,夜间我一个人住在偌大的院子里怪害怕的,几个孩子轮流着给我作伴儿,晚上一大一小趴在一盏油灯下,我备课、他念书,俨然父子或兄弟。
  一年后我调到了乡中心小学,同事和学生多了一些,这种“家庭生活”就更有烟火味儿了。一个坑坑洼洼的坝子环绕着六间教室,像一个农家大院;十几个同事在一个屋子里办公,课间时你吸一口我的旱烟,我端起他的茶杯一阵牛饮;有人讲个笑话,全屋子就会被笑声包围;办公桌的抽屉不用上锁,也没有怕人听到的悄悄话;安静的时候是夜晚开会,只有校长一个人念报纸,大家做着专心的样子,其实都在各自批改着学生作业。
  最有意思是下班后回到宿舍,穿过两间教室之间的一道窄门,连通另一个院子。一人一间小屋,小屋门口一个蜂窝煤灶。一家的灶有燃煤就可以引燃全部烟火;吃饭时就蹲在各自的门前,谁家在喝粥谁家在吃肉,谁也藏不住秘密。若是哪家炒香了回锅肉或煮熟了猪肥肠,那就别想吃独食。刚一起锅,大家都端着饭钵纷至沓来,你夹一筷我舀一勺,走到最后的,汤汤也要倒起喝。
  意想不到的,这种貌似不堪的日子,竟能与钱穆大师共鸣。
  从1912年春天离开老家开始教书,到1986年在素书楼讲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课,钱穆教书育人长达七十五年。其中,有十年他先后在秦家水渠三兼小学、荡口私立鸿模学校、梅村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当过“孩子王”。他特别怀念这十年乡村小学任教的经历。他说:“在小学任教时,每校学生在百人左右,师生相聚,同事如兄弟,师生如家人。每天住在学校,吃在学校,工作在学校,团体如家庭,职业即人生。学校就像是堂屋,故在小学任教,总觉心安。”
  这段描述像是我八年乡村小学教师生活的写照。乡村小学,那是一种生活。恬淡,平静,“总觉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