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翁书院
□吕 峰
字数:1761
2022-11-16
版名:文苑
在中国文化史上,书院是一个独特的字眼,也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具有社会教化、知识传播、学术传承等功能。书院起于唐、兴于宋、延于元、盛于明清、止于清末,在历时近千年的时光里,华夏大地拥有繁如星辰的书院,可惜,后来多数的书院倒塌、湮没在岁月的时空中,凋零成历史文化的标本。
我一直对历史深处的书院念念不忘,想象着它的模样,想象着书院里的弦歌声,以及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哪承想在温州南部的梨垟村,竟遇到了翁山书院。书院原为清代的外翰第,俗称大厝,由监生翁如陵建造,坐东朝西,背面山峦叠起,林密境幽,山与厝之间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仿若桃源。书院有房屋百余间,由外门楼、内门厅、左右仓楼、中厅、左右横楼、正屋等四进构成,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外翰第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之家,从清咸丰到宣统,在短短的五十余年里,从这座大厝里,走出了两位贡生、一位增生、七位监生和八位庠生,盛极一时。后来,时光逝去,大厝亦风光不在,只余一间间屋子矗立在时光里,像一位落寞的老人静处一隅,脸上写满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当年在书院中慷慨激昂的书生们,也早已化作历史的烟云,只在茫茫岁月里残留下固执而孤寂的影子。
大厝的没落是无奈,昔日的繁华与荣光都成了明日黄花,只剩下繁华过尽、曲终人散后的苍凉。漫步在安静的院落里,琅琅的读书声已随风而去,响彻在耳边的是风声、松涛声、鸟鸣声,举目可见轻云出岫、山色半掩,看着斑驳的砖墙,抚摸老旧的木窗棂,想象当年的书生们正襟危坐于窗下,做着功名与济世的梦。可是纵观历史,又有几人像范仲淹、苏轼、包拯、海瑞、郑板桥那般,关心民间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
大厝看似落寞了、沉寂了,其实,它的过往、它的荣光一直隐蔽在时间的深处,并没有消亡,它的过往像一页史书,忠实地记录着梨垟村甚至是泰顺地区的兴衰沉浮,将历史沿革和璀璨多彩的人文故事结合在一起,演绎出别样的风情。大厝依然活在后人的心里,即便它成为历史,那也只是一段脱水的历史,遇到湿润的目光、血性的心灵,它便被赋予了生命,便重新活了过来,连同那些枝枝蔓蔓、毛茸茸的细节。
再后来,一座以翁山之名命名的书院在此悄然临世,诸多的贤者在此讲课、传道、授业、解惑,涵盖了国学、文学、哲学、地理学、中医学等方面。书院的每一场讲座都是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每个来此的人都心怀虔诚,目光清澈,书院因此成了泰顺人的文化家园。一次聆听就是一次远行,一次聆听就是一次朝圣,一次聆听就是一次与圣贤的对话。哪怕是相隔百年千载,古人的智慧依然闪耀着珍珠般的光芒。
寄居泰顺期间,我有无数次光临翁山书院的场景记忆,包括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春日盈目的繁花,夏天凉爽的风,秋日金黄的落叶,冬天飘落的一场雪,为此尽管常去,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对我或者许多人来说,翁山书院是一个文化坐标或者说是精神道场,它的干净令人舒服,它所营造的场景总是将人诱惑。徜徉其中,可感受到草木在生长,时光在流淌。我常常来这里,流连散步,它于我而言,是营养剂,是安魂药。
走进翁山书院,如同从喧闹浮躁中走进宁静平和,日常的不安与烦躁全部消失殆尽,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是沧桑的沉浮,行走间无意碰落的细碎阳光,旋即幻化成跨越千古的思绪。一阵阵蕴涵着草木芳香的风轻轻吹过,阳光照在树上又被挡了一半落在书院里。这份静谧很容易把我带到另一种时代的入口,仿佛有一股醇香在空气中轻轻晃动、弥散、升腾,那来自山野的风将心灵的书页轻轻翻动,让我在错觉中将历史和现实重叠起来。
有一年初冬,听完讲座,午后的阳光热烈、温暖,书院在阳光下更加辉煌,朱红色的廊柱在热烈的阳光下几乎要灿烂起来。我一时间没有离开的意思,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正在神游物外之际,耳边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数十位学生正在朗诵《诗经》,逆光下,这些孩子的脸被阳光衬托得光彩照人。他们稚嫩的脸和此时的阳光一样,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深深的感动,我的耳朵就这样被他们青春的声音灌满。
弦歌不辍,文脉绵延,昔日的外翰第再闻书声,实为幸事。在岁月的洗礼中,翁山书院以沉静、以坦然、以执着、以深山龙虎的气度,守望着纤尘不染的道义担当。行走间,仿佛有无数峨冠博带的学子与我擦肩而过,他们在提醒我悄然远逝的岁月,让我忆起那些似曾相识的往日情怀。此时,耳边仿佛有一个雄浑而苍老的声音在深情地吟唱,且经久不息,是那样的鲜活、真实、纤毫毕现。
我一直对历史深处的书院念念不忘,想象着它的模样,想象着书院里的弦歌声,以及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哪承想在温州南部的梨垟村,竟遇到了翁山书院。书院原为清代的外翰第,俗称大厝,由监生翁如陵建造,坐东朝西,背面山峦叠起,林密境幽,山与厝之间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仿若桃源。书院有房屋百余间,由外门楼、内门厅、左右仓楼、中厅、左右横楼、正屋等四进构成,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外翰第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之家,从清咸丰到宣统,在短短的五十余年里,从这座大厝里,走出了两位贡生、一位增生、七位监生和八位庠生,盛极一时。后来,时光逝去,大厝亦风光不在,只余一间间屋子矗立在时光里,像一位落寞的老人静处一隅,脸上写满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当年在书院中慷慨激昂的书生们,也早已化作历史的烟云,只在茫茫岁月里残留下固执而孤寂的影子。
大厝的没落是无奈,昔日的繁华与荣光都成了明日黄花,只剩下繁华过尽、曲终人散后的苍凉。漫步在安静的院落里,琅琅的读书声已随风而去,响彻在耳边的是风声、松涛声、鸟鸣声,举目可见轻云出岫、山色半掩,看着斑驳的砖墙,抚摸老旧的木窗棂,想象当年的书生们正襟危坐于窗下,做着功名与济世的梦。可是纵观历史,又有几人像范仲淹、苏轼、包拯、海瑞、郑板桥那般,关心民间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
大厝看似落寞了、沉寂了,其实,它的过往、它的荣光一直隐蔽在时间的深处,并没有消亡,它的过往像一页史书,忠实地记录着梨垟村甚至是泰顺地区的兴衰沉浮,将历史沿革和璀璨多彩的人文故事结合在一起,演绎出别样的风情。大厝依然活在后人的心里,即便它成为历史,那也只是一段脱水的历史,遇到湿润的目光、血性的心灵,它便被赋予了生命,便重新活了过来,连同那些枝枝蔓蔓、毛茸茸的细节。
再后来,一座以翁山之名命名的书院在此悄然临世,诸多的贤者在此讲课、传道、授业、解惑,涵盖了国学、文学、哲学、地理学、中医学等方面。书院的每一场讲座都是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每个来此的人都心怀虔诚,目光清澈,书院因此成了泰顺人的文化家园。一次聆听就是一次远行,一次聆听就是一次朝圣,一次聆听就是一次与圣贤的对话。哪怕是相隔百年千载,古人的智慧依然闪耀着珍珠般的光芒。
寄居泰顺期间,我有无数次光临翁山书院的场景记忆,包括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春日盈目的繁花,夏天凉爽的风,秋日金黄的落叶,冬天飘落的一场雪,为此尽管常去,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对我或者许多人来说,翁山书院是一个文化坐标或者说是精神道场,它的干净令人舒服,它所营造的场景总是将人诱惑。徜徉其中,可感受到草木在生长,时光在流淌。我常常来这里,流连散步,它于我而言,是营养剂,是安魂药。
走进翁山书院,如同从喧闹浮躁中走进宁静平和,日常的不安与烦躁全部消失殆尽,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是沧桑的沉浮,行走间无意碰落的细碎阳光,旋即幻化成跨越千古的思绪。一阵阵蕴涵着草木芳香的风轻轻吹过,阳光照在树上又被挡了一半落在书院里。这份静谧很容易把我带到另一种时代的入口,仿佛有一股醇香在空气中轻轻晃动、弥散、升腾,那来自山野的风将心灵的书页轻轻翻动,让我在错觉中将历史和现实重叠起来。
有一年初冬,听完讲座,午后的阳光热烈、温暖,书院在阳光下更加辉煌,朱红色的廊柱在热烈的阳光下几乎要灿烂起来。我一时间没有离开的意思,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正在神游物外之际,耳边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数十位学生正在朗诵《诗经》,逆光下,这些孩子的脸被阳光衬托得光彩照人。他们稚嫩的脸和此时的阳光一样,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深深的感动,我的耳朵就这样被他们青春的声音灌满。
弦歌不辍,文脉绵延,昔日的外翰第再闻书声,实为幸事。在岁月的洗礼中,翁山书院以沉静、以坦然、以执着、以深山龙虎的气度,守望着纤尘不染的道义担当。行走间,仿佛有无数峨冠博带的学子与我擦肩而过,他们在提醒我悄然远逝的岁月,让我忆起那些似曾相识的往日情怀。此时,耳边仿佛有一个雄浑而苍老的声音在深情地吟唱,且经久不息,是那样的鲜活、真实、纤毫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