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使命

——《让设计长成一棵风景树》序(节选)

字数:2605 2022-11-16 版名:悦读


   □王彬武
  这是一部语文教学论文集,作者高凤香老师嘱我读一读,为她写点文字。
  先说书名引起的想象。初看《让设计长成一棵风景树》,这个题目带有明显的工业文明的思维。设计,是工业化的生命线,所有的技术进步、工艺改良都离不开“设计”。但凡教语文的,都应该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而人文主义者大多崇尚情感、人性、精神、思想的浸润,对设计这种脱离自然的概念比较排斥,把“设计”明晃晃地放在书名里,总有种机械的冷冰冰的感觉,和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不太相符。这让我联想到多年以前,关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尽管每一堂课的教学都需要设计,但看到“设计”出现在书名中,还是感到几分讶异。很多年以来,我个人对语文教学设计之类的话题关注相对较少。读到《让设计长成一棵风景树》这篇文章中“如果语文教师舞动自己的思想之手,让教学设计长成一棵风景树,学生流连于树下,赏花摘果,是不是也能赏鉴到不知铃声响起?”才明白“设计”在教学中体现的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高度。《体验式个性化阅读指导》中引导大家从“品味语言的内涵”“揣摩叙事的技巧”“把握思想的深度”三个层面进行体验式个性化解读,目的是立足当今语文考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学阅读的品质与境界,抵达文学即人学的本质。看来,作为教学指导的方法需要,设计是不可或缺的。
  突然觉得,所谓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也许就是一个伪命题。语文教学不可能回避其工具性的价值,一味强调人文价值其实是二元思维下的一种偏执观念。就设计本身来说,无论是工业、工艺,还是流程的设计,都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都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我想,这一观念人文主义应该是不会排斥的。教育的设计,同样要满足某种需要,包括教学效果的需要、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思维拓展的需要等。如果我们只关注技术、设计这类问题的机械性,对设计避而远之,未免偏颇。美国技术思想家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里,深刻探讨了技术发展的规律,认为技术和设计的本质是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运用或组合运用,汽车、飞机、炼油厂、交响乐的设计都运用某种或多种自然现象,当然这种运用是个复杂的过程。而教学的设计,也是对人的自然特征的运用,如依据学生的心智状况、认知规律、生理、心理以及经验积累等现象的特征去进行,如果偏离了这样的特征,也就偏离了教学之“道”。《让设计长成一棵风景树》一文明确指出:“既然文以载道,我们也要课以载道。四书五经,归其宗旨,无不在讲‘道’。韩愈把‘传道’作为教师的第一任务,是要后来的老师明白,育人才是教学之本。”这是她对语文打破“人文性”和“工具性”分歧的阐释和回答,也是对“术”与“道”深度契合的践行。
  再说语文的使命。当下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自身的价值问题,而是社会的阅读危机。有了文字就有了阅读,早期人类社会,知识普及性不高,图书非常稀有,阅读是少数人的事情。即使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时期,想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阅读,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现在不同了,只要一个人想读书,几乎没有他读不到的书,互联网、数字化更是提供了时时处处可读的便利。但正是这样一个信息传播空前发达的时代,阅读反倒出现了危机。这个危机表现在,像研究资料、办公文件、使用说明等实用信息的阅读增多了,通俗小说、文化快餐、心灵鸡汤等娱乐化阅读增多了,而文学经典、文化典籍、思想哲学等提升人类认知水平和满足精神富足的阅读变少了,甚至变成一种“短平快”的即时消费。短视频充斥于人们的闲暇,人文的阅读变得稀缺,即使正在求知的学生,也会把阅读经典当成一种不得已的负累。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下,语文教学担负着拯救这种危机的使命,那就是在学生心里播下精神阅读的种子。书中收录的阅读鉴赏类的文章无不透出作者这样的良苦用心。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光》中作者指出:“我们的教学如果不能抵达学生的灵魂,不能让学生学会自己跟自己对话,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高凤香常常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带入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如《体验式个性化阅读指导》中,她回想阅读《瓦尔登湖》的经历,“读不进去”但又放不下,心心念念,随时把书带在身边还是读不下去,于是她便打破阅读的常规,从最后一章倒着读,结果读进去了,“竟然入心了”“豁然开朗”了……她的这种反常阅读体验正是对抗当下大众阅读危机的一种有益尝试。
  读懂《瓦尔登湖》后,高凤香把自己的阅读经历及收获写下来,以期给更多的读者以启示,她说:“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能引起你灵魂深处的震撼与共鸣,关键是你在什么年龄什么环境下去读。如果你是带着纯粹的功利色彩,那就很难悟透经典的深层思想。这种思想,应该是净化你灵魂的一种哲学层面的意蕴。”
  回到语文教学看,这些文章还有个特点,就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走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这种转型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必须变成可实践操作的方法。书中提到很多语文教学的理念,都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特点,“少教多学”阅读教学、“陌生化”策略、“体验式个性化阅读”、“点评式阅读”、“自然阅读”等,都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这些文章还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每篇文章都能看到作者对一种教学现象的反思。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体现了一种超越性的视角,对问题的反思和对经验的超越恰恰是写作的支点,呈现出作者研究语文教学问题的洞察力。
  高凤香老师还有一个作家的身份。她已出版八本著作,其中《高三教师日记》《精耕记》《栖息地》等作品影响甚远。她以作家的敏锐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这些专业性的文章也显得细腻而流畅,深刻而隽永。二十篇书评文章,她以独特的散文化语言把专业文章写得出神入化,耐人寻味。有时候,语文教师和作家身份是相冲突的,因为教师需要按照教学的需要,把文章条分缕析地进行琢磨,而作家则需要遵从内心,超越条条框框去创作。但是,高凤香老师却把文学创作经验融入语文教学论文的撰写,融入教材中的各类文本,去体味每位作家背后的创作意图和绵密思路,这样也就更容易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深层内涵,内化写作技巧,化经典为我所用。
  一名教师,一位作家,一个诗者,不同身份聚合的气质,像是自然天成的“设计”。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把生活的品味、精神的成长、广泛的阅读和对生命的理解融入课堂,那一定会成就风格独特的教学,成就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节选自《让设计长成一棵风景树》;高凤香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