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语文”提炼记

□刘波文

字数:1526 2022-11-16 版名:成长
  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初登讲台可谓“青山隐隐水迢迢”,成长爬坡期又有些“为伊消得人憔悴”,发展高原期也曾“山重水复疑无路”,到如今,也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教学风格的形成到教学主张的提炼,于我个人而言,又是一次“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感受,有点“破茧成蝶”的愉悦。这个过程,也算是一次自我苏醒。
  我认为真正让我实现教学能力“飞跃”的是2019年底开始为期一年半的学带研修。这一年,为了顺利通过“学带考核”,作为学科带头人,我不是一个人孤独行走,而是一个团队的同行。我和我的团队先后参与宝鸡市名师联盟、申报省级课题研究、助力省市级教学能手赛教等,我们深耕课堂,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48场次。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反反复复的磨课反思中有一种迫切的意识——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
  2021年4月18日,我的刘波文学带工作坊全体成员参与了渭滨区“名师大讲堂”活动,聆听了陕西省教学名师、特级教师闫妍老师《在实践中形成教学主张》的专题讲座。闫妍老师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验语文”这一教学主张。这期讲座,于我个人而言,是一次“对症下药”式主题研修。闫老师从个人成长历程说起,聚焦“教学主张”;从教学风格说起,落脚点在教学思想,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到“教学主张”,我当时在想:无论是李吉林的“情境语文”,黄厚江的“本色语文”,王君的“青春语文”,熊芳芳的“生命语文”,甚至是语文大师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无不是先从自身教学实践中踏踏实实起步,有了深度思考,将自己的思考融于教学风格,经历课堂教学的“千锤万凿”,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于是,在一次次追问中提炼:我的语文教学主张究竟是什么?激情语文?和窦桂梅老师相比,欠些火候。诗意语文?与王崧舟老师相去甚远……难以下断论,说明我的语文教学还没达到一定的境界,缺乏明晰的方向。闭上眼,将自己这么多年一个个教学片段回放一番,分析自身那么一点点发光点,最终觉得“童真语文”比较符合我,索性提炼为“童真语文”。因为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这一属性,决定了我语文课堂教学的“童”与“真”两大特质。接着就是密集的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教学,我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学情出发,让教学有“童”味;做“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的语文教学,让教学真实,是我所倡导的“真”。努力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童真对话”,营造积极主动的对话场景,让学习真实发生,使学生入情、入境、入味地学习语文,这是我学带研修之路上的最大收获。
  那次教学《伯牙鼓琴》一文,我播放《高山流水》曲目,引导学生进行带表情和动作的配乐朗读,着古装表演课本剧,再现真实情境,然后一边倾听乐曲《高山流水》,一边模仿“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来写句子,教师带头联想示范:“皎皎乎若明月,依依乎若杨柳。”学生接龙,在《高山流水》的配乐曲中训练表达,师生融为一体,课堂共享共生,教师始终与学生位于同一“阵容”,创设一种平等、融合、真实的语文能力发展情境。我把所有的学习过程置于“童真语文”情境之中,点燃思维,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真实的学习活动之中。可以说,就是这样的深耕课堂、教学示范、课后教研满足了我的成长,助推了我的“教学主张”。
  帕斯卡尔说:“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我认为,教师的尊严亦在于教育思想,并融于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没有思想的教师只能是“教书匠”“知识的搬运工”。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主张,再从教学主张走向教学思想,这是促进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身为新时代教师,我们要有梦想,要以“自主合作、探索反思、提炼成长”为研修方式,抱朴守初,读书研修,深耕课堂,扎实教研,努力提升自己,努力成就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