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全篇作文 变得不会写了,怎么办?
□何 捷
字数:2108
2022-11-13
版名:知行
“双减”意在减轻作业负担。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最大的负担莫过于作文。于是出现了:老师不敢轻易布置作文;布置作文时不敢对字数、质量等有过多要求。
要求降低了,质量提升了吗?并没有,越是没要求,学生越感到为难。叶圣陶等名家早就陈述过写作进步的真相——只有写,才会写。写得越来越少,“越来越不会写”就成了新的困扰。
全新的教学命题也随即诞生——如何有效教学,让学生会写、写好。
观摩名师课例,惊奇地发现高度的类似教学结构,大多喜欢出示例文进行模仿,注重从例文中提取写法运用。这样的教学效果不错,几个展示的学生都能呈现全新的写作结果,且看起来比之前写得好多了。
可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青年教师上了“翻版”课,发现效果并不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双减”要减去的是额外的作业负担,而不是减除必须承担的练习。教学中要研究的是——如何科学、有效地执教,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提质”角度看,以上写作课中至少存在三个问题:
问题一:给方法、提要求,是旧式教学的“重装复活”。
总体看,上文中的写作课依然是教师的“强势主场”。看起来教学有变革,实际上还是老一套。而且,教得太急,不利于学生思考。学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在其所著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说“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和不确定的”学习的过程,要对各种经验进行转换。转换的过程也是缓慢的,首先经历联结,把新知识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之后是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发现规律,提取核心要点;接下来需要经过确认,学习者自己要确定已获得的观点的真实性;这一切,都在为最后一步内化作准备,知识只有内化后才能成为自己的能力,与自己融合。上文的做法,几乎删减了中间的过程,直接转化,造成全新的认知负荷。
问题二:创生中的例文,携带的方法是可疑的。
观摩的课例中,使用的例文都很优秀,且与方法配合得天衣无缝。例文的优秀之处在于:在最短促的文字中,集中且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方法。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人会被影响,有三种类型——依从、认同、内化。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某种行为。认同,因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从而与之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内化,则是接受他人的主张、信念,并将它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在内化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可信性。教师给出的方法,带有依从的权威性与挟持感,主张给你就用;少了认同,缺乏尝试的过程,缺少与个体融合时产生的吸引力。方法去除的是内化的质变,写作从实质上看,仅是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问题三:形式上的放手,历史问题依然存在。
上文中的教学模式,看起来好像是教写融合,教后当堂写,解决了教写分离的历史问题。但实际上,仅是制造了“教写相融”的假象,具体操作中,依然是教归教,写归写,集中时间教后,再集中时间写。教与写之间以教师发出“开始写吧”的指令为“楚河汉界”,实行着严格的分割。
“双减”政策实施后,要让作文这一道语文常规作业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要让学生真正会写,实现写作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针对问题提出三条建议:
建议一:教学要瞄准全篇写作中的难点。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要让学生从头写到尾。全篇写作并非“癌症晚期”,而是“局部阻梗”。教师要找到此篇最大的难点集中施教,帮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习作《生活万花筒》中,学生将遭遇最难的写作点就是“写事情的经历”。经历要难忘,要做到教科书中要求的“印象深刻”,经历需要一波三折。而这样的变化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就是难点。能不能营造出情节上的波折?能不能将经历中变化写清楚?教学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难关。当堂写,就冲着富有变化的“经过中的波折”,在学生写不下去,写不好的时候做好辅助,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建议二:当堂教与写要融合才有效。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写,请不要忽略——教的意义巨大。教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写作课上,教师要勇于示范,借助教科书中的样本,提取写这一类文章的规律。教就如同点穴,要在最关键处一击即中。如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所言: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建构写作模板,发现写这一类文章中规律性的知识。至于说是否文从字顺,是否能用上修辞来美化文字,这不应该是教师着力的,而取决于学生个人的积累,需要假以时日。
例如,《生活万花筒》一例中,可以根据教科书的“习作例文”《小木船》,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事情的经历中出现了变化、意外,甚至是激烈的冲突,同时也看到最后的圆满结局。对过程中变化的清晰描写,需要教师点拨、指明,教要融入对写的指导,学生才能发现、感受到例文的精妙之处,也才能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运用。
教科书在编撰时选文的严苛,使得习作例文来路正,从中提取的方法适用范围广,适合学生在实践中迁移运用。学生获得的是写这一类作文的通用模板。填充个性化的内容和语言,依然可以独立完成各自的习作。
建议三:真要提升,离不开日常练习。
“双减”并不是让学生“躺平”,而是强调练得有效,练得精到。课堂教学让学生得法,攻破难关;课外练习让学生提升,养成习惯。只有阅读与写作不间断,语文的真功夫才能够练出来。
“双减”后的学习,就是让师生都注重提升课堂学习效率,集中精力去思考——怎样做更有效。
要求降低了,质量提升了吗?并没有,越是没要求,学生越感到为难。叶圣陶等名家早就陈述过写作进步的真相——只有写,才会写。写得越来越少,“越来越不会写”就成了新的困扰。
全新的教学命题也随即诞生——如何有效教学,让学生会写、写好。
观摩名师课例,惊奇地发现高度的类似教学结构,大多喜欢出示例文进行模仿,注重从例文中提取写法运用。这样的教学效果不错,几个展示的学生都能呈现全新的写作结果,且看起来比之前写得好多了。
可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青年教师上了“翻版”课,发现效果并不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双减”要减去的是额外的作业负担,而不是减除必须承担的练习。教学中要研究的是——如何科学、有效地执教,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提质”角度看,以上写作课中至少存在三个问题:
问题一:给方法、提要求,是旧式教学的“重装复活”。
总体看,上文中的写作课依然是教师的“强势主场”。看起来教学有变革,实际上还是老一套。而且,教得太急,不利于学生思考。学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在其所著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说“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和不确定的”学习的过程,要对各种经验进行转换。转换的过程也是缓慢的,首先经历联结,把新知识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之后是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发现规律,提取核心要点;接下来需要经过确认,学习者自己要确定已获得的观点的真实性;这一切,都在为最后一步内化作准备,知识只有内化后才能成为自己的能力,与自己融合。上文的做法,几乎删减了中间的过程,直接转化,造成全新的认知负荷。
问题二:创生中的例文,携带的方法是可疑的。
观摩的课例中,使用的例文都很优秀,且与方法配合得天衣无缝。例文的优秀之处在于:在最短促的文字中,集中且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方法。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人会被影响,有三种类型——依从、认同、内化。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某种行为。认同,因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从而与之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内化,则是接受他人的主张、信念,并将它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在内化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可信性。教师给出的方法,带有依从的权威性与挟持感,主张给你就用;少了认同,缺乏尝试的过程,缺少与个体融合时产生的吸引力。方法去除的是内化的质变,写作从实质上看,仅是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问题三:形式上的放手,历史问题依然存在。
上文中的教学模式,看起来好像是教写融合,教后当堂写,解决了教写分离的历史问题。但实际上,仅是制造了“教写相融”的假象,具体操作中,依然是教归教,写归写,集中时间教后,再集中时间写。教与写之间以教师发出“开始写吧”的指令为“楚河汉界”,实行着严格的分割。
“双减”政策实施后,要让作文这一道语文常规作业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要让学生真正会写,实现写作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针对问题提出三条建议:
建议一:教学要瞄准全篇写作中的难点。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要让学生从头写到尾。全篇写作并非“癌症晚期”,而是“局部阻梗”。教师要找到此篇最大的难点集中施教,帮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习作《生活万花筒》中,学生将遭遇最难的写作点就是“写事情的经历”。经历要难忘,要做到教科书中要求的“印象深刻”,经历需要一波三折。而这样的变化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就是难点。能不能营造出情节上的波折?能不能将经历中变化写清楚?教学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难关。当堂写,就冲着富有变化的“经过中的波折”,在学生写不下去,写不好的时候做好辅助,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建议二:当堂教与写要融合才有效。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写,请不要忽略——教的意义巨大。教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写作课上,教师要勇于示范,借助教科书中的样本,提取写这一类文章的规律。教就如同点穴,要在最关键处一击即中。如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所言: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建构写作模板,发现写这一类文章中规律性的知识。至于说是否文从字顺,是否能用上修辞来美化文字,这不应该是教师着力的,而取决于学生个人的积累,需要假以时日。
例如,《生活万花筒》一例中,可以根据教科书的“习作例文”《小木船》,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事情的经历中出现了变化、意外,甚至是激烈的冲突,同时也看到最后的圆满结局。对过程中变化的清晰描写,需要教师点拨、指明,教要融入对写的指导,学生才能发现、感受到例文的精妙之处,也才能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运用。
教科书在编撰时选文的严苛,使得习作例文来路正,从中提取的方法适用范围广,适合学生在实践中迁移运用。学生获得的是写这一类作文的通用模板。填充个性化的内容和语言,依然可以独立完成各自的习作。
建议三:真要提升,离不开日常练习。
“双减”并不是让学生“躺平”,而是强调练得有效,练得精到。课堂教学让学生得法,攻破难关;课外练习让学生提升,养成习惯。只有阅读与写作不间断,语文的真功夫才能够练出来。
“双减”后的学习,就是让师生都注重提升课堂学习效率,集中精力去思考——怎样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