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机事半功倍
—— 散文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引入作者与背景的方法探析
字数:1322
2022-11-13
版名:教育理论
□贺召召
统编教材中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以写景抒情为主,兼顾叙事和议论。散文往往取材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外部的“形”较内部的“神”更容易把控,而要理解散文的“神”,很多时候都离不开联系作者及背景知识。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地发挥作者及背景知识的效用,让学生突破对文本的浅层理解,更深入地理解文字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审美修养,这就需要把握好引入的时机。
课前引入——激发兴趣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上课之前分小组布置给学生搜集作者及背景知识的任务,让他们积累相关知识,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其搜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比如《赤壁赋》中有关苏轼的名、号等相关基础知识,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朱自清的文学成就等,这些在课前就布置给学生去充分了解,课堂上让学生以知识卡片、师生问答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最大化地参与到学习中,并且对将要学习的散文产生兴趣。
课中引入——加深体验
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好“神”?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作者及背景知识的切入角度。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何能让学生理解作者沉浸于此时此刻的恬淡闲适静谧的美好,实际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想要在这片荷塘寻得片刻的超脱呢?我们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不宁静?此时引入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朱自清《一封信》中表现内心矛盾挣扎的相关文字。通过对这一知识的把握,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到:这清清冷冷的荷塘能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是作者独有的一种心理体验,是朱自清可以摆脱俗世、暂得超脱的地方,是作者美化的荷塘,是作者内心诗意生活的现实投射。
课尾引入——画龙点睛
很多作品如果在课堂结尾补充作者及背景知识,能够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故都的秋》这一课,如何理解“这悲凉的秋味为何在郁达夫的笔下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就需要引入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和他忧郁性格的形成过程等背景资料,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与这种悲凉之间的关系。尼采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自己”,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文学的意义在于表达自己”。所以“故都的秋”不仅仅是故都的秋,更是郁达夫的秋,因为它处处透着忧郁,透着清静和悲凉。
再如《赤壁赋》中作者在主客的问答之后能够由“悲”而“喜”,为何如此?这一点是不容易理解的。游一次赤壁就能忘却人生低谷的烦扰吗?在此时引入苏轼所受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儒家“立德”“立功”“立言”这些已无法成就,在《庄子》“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的思想影响下,在佛学知识的引导下,苏轼从赤壁之景中感受到了快乐,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正如他给堂兄子明写的信中所透露的:“世事万般,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共吾家乐事也。”正是这样一种超然旷达的胸怀气度,使他能够淡然出世,才有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赤壁之乐。
只有真正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才能体会到散文之美。把握好作者及背景知识的引入时机,才能够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子洲中学)
统编教材中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以写景抒情为主,兼顾叙事和议论。散文往往取材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外部的“形”较内部的“神”更容易把控,而要理解散文的“神”,很多时候都离不开联系作者及背景知识。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地发挥作者及背景知识的效用,让学生突破对文本的浅层理解,更深入地理解文字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审美修养,这就需要把握好引入的时机。
课前引入——激发兴趣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上课之前分小组布置给学生搜集作者及背景知识的任务,让他们积累相关知识,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其搜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比如《赤壁赋》中有关苏轼的名、号等相关基础知识,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朱自清的文学成就等,这些在课前就布置给学生去充分了解,课堂上让学生以知识卡片、师生问答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最大化地参与到学习中,并且对将要学习的散文产生兴趣。
课中引入——加深体验
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好“神”?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作者及背景知识的切入角度。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何能让学生理解作者沉浸于此时此刻的恬淡闲适静谧的美好,实际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想要在这片荷塘寻得片刻的超脱呢?我们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不宁静?此时引入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朱自清《一封信》中表现内心矛盾挣扎的相关文字。通过对这一知识的把握,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到:这清清冷冷的荷塘能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是作者独有的一种心理体验,是朱自清可以摆脱俗世、暂得超脱的地方,是作者美化的荷塘,是作者内心诗意生活的现实投射。
课尾引入——画龙点睛
很多作品如果在课堂结尾补充作者及背景知识,能够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故都的秋》这一课,如何理解“这悲凉的秋味为何在郁达夫的笔下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就需要引入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和他忧郁性格的形成过程等背景资料,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与这种悲凉之间的关系。尼采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自己”,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文学的意义在于表达自己”。所以“故都的秋”不仅仅是故都的秋,更是郁达夫的秋,因为它处处透着忧郁,透着清静和悲凉。
再如《赤壁赋》中作者在主客的问答之后能够由“悲”而“喜”,为何如此?这一点是不容易理解的。游一次赤壁就能忘却人生低谷的烦扰吗?在此时引入苏轼所受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儒家“立德”“立功”“立言”这些已无法成就,在《庄子》“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的思想影响下,在佛学知识的引导下,苏轼从赤壁之景中感受到了快乐,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正如他给堂兄子明写的信中所透露的:“世事万般,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共吾家乐事也。”正是这样一种超然旷达的胸怀气度,使他能够淡然出世,才有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赤壁之乐。
只有真正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才能体会到散文之美。把握好作者及背景知识的引入时机,才能够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子洲中学)